其主楼始建于1867-1868年,时值耶稣会会院于1849年自横塘迁至徐家汇后不久,原作为会院的档案库。后经耶稣会士费赖之神父历十余年的苦心筹办而成为今日规模的藏书楼。
信徒们追随耶稣基督,在自己的生活中起了光和盐的作用。上海教区是普世天主教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同世界各地的教会有着主内兄弟的手足情谊。
11月,按教会的惯例,是一个慎终追远的月份,教会称为炼灵月,特别追思并纪念已辞世的人,这是一个很发人深省的传统,使我们在每天规律的忙碌生活中,可以想想数十寒暑之后的一些事。死,到底是什么?
8月17日,中国天主教“一会一团”向全国各省(市)两会、教区发函,呼吁广大神长教友为受灾惨重的台湾同胞祈祷,奉献爱心。这是“一会一团”首次透过教会机构赈灾,要求爱心款捐献给“一会一团”或进德公益。
2008年,边文志夫妇到南方和女儿生活,从此和表兄葛昌龙千里相隔,思念之余,最担心的还是他的晚年生活。临别时也只好把关照他的事情托付于在唐山的边家妹妹们。
让我们为苏丹人民祈祷,愿他们能和平地生活!但是圣女柏姬达的名望已经超越了所有界限,到达所有那些身份和尊严被否定的人。1869年,她出生在达富(Darfur)——多灾多难的达富!
按照教会礼仪年的安排,复活期第四主日的福音选自若望福音第十章,围绕的主题都是“善牧”:甲年为若10:1-10,强调基督是羊栈的门;乙年为若10:11-18,强调基督是为羊舍命的善牧;丙年为若10:27-
人类是个大家庭6.社会团体为了平安生活,也必须汲取家庭团体所赖以存在的价值。这一点对地方团体和国家团体都同样有效;对民族团体,对生活在共同的家园,也就是对生活在大地上的人类家庭尤其如此。
将临期开始了我们基督徒新的礼仪年,我们等待主耶稣所预许的再次来临,以及每天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中,每个家庭以及整个世界中的来临:你们应挺起身,抬起头,因为你们的救援近了。
在这个有意义的日子,我下到农村堂区,与教友们共同参加了他们的秋收农活,虽然身体很累,但体验了司铎生活中我所缺乏的。重读了《梵二文献》司铎职务与生活法令,有了很多的感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