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德网讯4月13日至17日,开封教区和洛阳教区近80名教友在两位神父的带领下,怀着对主虔敬和期盼的心情,开始了朝圣之旅。特别让我不能忘怀的是在上海佘山,朝拜国内外闻名遐迩的圣母大殿。
主,耶稣基督!祢隐藏在祢死亡的圣事中。藉着这圣事,祢作了世人的赎价,给我们的心灵带来了和平。我今跪伏尔前,朝拜祢。祢是不朽的灵丹,战胜死亡之妙药:这是初期教会在这圣事中对祢的称呼。
预料会有十一个国家的总主教和主教,将参加为期一周的研讨会,主题为「关怀司铎——尤其处于困境的司铎」。会议由亚洲主教团协会圣职人员办事处主办,八月廿七至九月一日在泰国首都曼谷东南一百卅公里的帕塔亚举行。
上主藉着这些慈悲善工教导我们做出伟大的人性举动——分享。我们要牢记这个词:分享。患病的人总会感到孤独。我们不能否认,尤其是在我们的时代,人一生中最深刻的孤独经历发生在患病时期。
我们从三个方面默想今天的读经和福音:(1)生命渴望成长,(2)信仰什么样的天主,(3)因主而生活。
在出生这件事情上,没有自由意志可言,唯奉天主旨意。1966年冬,我出生于阳澄湖南岸一条江南渔民的连家渔船上。在湖泊河网中流动捕捞的渔船,既是父母的生产工具,又是我们一家的生活场所。
其一就是:田野里的庄稼一片片的成熟,见不到收割人,家主心中着急,着急如同火烧。寻不见同心人,见到许多工人,费时费力为己,却不是真爱主,拥挤主时有人,主需用时无人,怎不叫主伤心,谁体贴主的心?
神父一直强调:默想就是默想,默想不是默写,不是想道理,默想是自己从内心充分体验耶稣的心,把自己的心与主的圣心合成一个,在心中与主说话,从而得到安慰,得到力量,找到方向,找到目标,在生活中去做。
日常生活中,当我们抱怨饭菜不合口味的时候,主在四处奔波,餐风饮露。宗徒们也随主过着食不果腹的生活。有时为了充饥,走过麦田掐些麦穗吃竟遭人诘难。
教会礼仪年的高峰是逾越节三日庆典,即纪念主的晚餐、主的受难死亡和主的复活。每次举行主的晚餐都是在宣告主的死亡和复活,并期待祂的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