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济各胸怀宽广,对东正教、基督新教各个派别、对穆斯林,对佛教,对印度教等都非常友好,主动慰问致意,甚至毫无芥蒂、非常大方地到瑞典参加了新教与公教分家——纪念宗教改革开启500
不论是当代灵修大师,如荷兰籍的卢云(HenriNouwen)神父和加拿大籍的罗海荣(RonaldRolheiser)神父,还是教会历史长河中许多其他的先哲,如圣奥斯定、圣十字若望、圣女大德兰等,不但认同这种观点
1.首届中国澳门神学留学生1836年(朝鲜宪宗二年)三月,结冰的鸭绿江上有十几位朝鲜人正小心翼翼的渡江,其中有三位少年约15岁,跟着一位法国罗神父(Maubant)行进在前往澳门的路上。
十八世纪初叶,梵蒂冈教庭派遣34岁的主教“多罗”来华,以捍卫纯正的信仰为名发布谕令,“不能用上帝”这个名字,要用拉丁文“徒斯”(DEUS),教堂不许悬挂“敬天”一类的匾额,不准敬孔祭祖,不能称许中国古经等等
(罗五1)亲爱的神父弟兄们、各位修士修女和各位教友:在天主预简的计划(罗九11)中,我们可敬的圣父教宗本笃十六世于2011年10月11日宣布,2012年10月11日至2013年11月24日召开信德年。
地方教会、基督信仰团体和每一名信徒,怎能不利用这一特殊禧年所提供的契机到天涯海角去宣讲福音——天主为使一切有信仰的人获得救恩的德能(罗一,16)?
在举行感恩圣祭时,是基督自己在 所拣选的施行者内行动; 支持他们,使他们的回应能朝著信赖和感恩的方向发展,而消除一切恐惧,即使是在他们更强烈地体验到自己的软弱(参阅罗八26-28),或被人误解甚至遭受迫害而至感痛苦时
(罗12:5)。每个肢体都应共同参与活动,各尽其职,使这一身体结构紧凑,不断增长。教会的使命是传播天国的福音,使人类接受天主的救恩,成为天主的儿女。
编者按:2006年世界各地的耶稣会士,将举行一系列活动庆祝圣方济各·沙勿略和真福法伯尔诞辰五百周年,及会祖圣依纳爵·罗耀拉逝世四百五十周年。
(罗8:37)我恳切祈求天主,在今后的生活里,要更加珍惜这25年的恩典,不忘初心开始新的征程;勇往直前,与基督同行;密切合作,做教会的好牧人。为的是实践福音去建设,而非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