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信徒受召跟随耶稣基督——真天主亦真人——的脚步,而基督因为完全顺从天主的旨意,使自己空虚(参斐二6ff),并以无私且完整的爱,谦卑地把自己给予我们,竟至死在十字架上。
这部福音记载斐理伯被耶稣召叫后,遇到纳塔乃耳,遂告诉他说:‘梅瑟在法律上所记载和先知们所预报的,我们找着了,就是若瑟的儿子,出身于纳匝肋的耶稣’。
教宗指出,在如此艰难的社会和婚姻背景下,教会蒙召在忠信、真理和爱德中活出她的使命。
她们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关爱圣召、温暖圣召;她们以点点滴滴的爱心光荣天主、传播福音。她们为教区的爱德工作做出了举足轻重的贡献,她们为子女们、为教区青年树立了学习效法的榜样。
第二次召叫和创立仁爱传教女修会这个现实状况使依搦斯修女萌生离开修院,为穷人中最贫穷者服务的想法。德肋撒修女日後回顾当时的情形说,她於1946年9月10日的夜晚感受到第二次召叫。
我们深知主耶稣留给我们的最大诫命是爱的诫命:全心、全灵、全意爱天主,以及爱人如己(参阅:玛廿二37-39),即我们蒙召爱主爱人、施行爱德。
1972年我结婚,妻子是老奉教家庭出身,每天都念经祈祷,求主召叫我们一家人都能皈依天主,信主得救。
耶稣转向罪人,与他们一同饮食,并对批评他这样做的人提出抗议:你们去研究一下:‘我喜欢仁爱胜过祭献’是什么意思;我不是来召义人,而是来召罪人。
当然,我们却蒙召在不同的社会环境和服务中担任不同的责任。这也是圣教会一直强调人人平等,工作无高贵低下之分的一个主要原因。圣神赋予门徒们的新生命,首先,表现在他们能说出超越民族和文化的新语言。
在这方面,看懂弥撒的召叫与回应是最具启发性的规则之一:透过司祭以基督身分的行动,基督的头召叫着奥体的每一位成员,而他们的回应,有如《雅歌》中情人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