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牧人像,3世纪的罗马,藏于梵蒂冈博物馆 与后世描述作品不同,好牧人是圣经里的暗喻而并非耶稣本人:耶稣是一个牧羊人,信徒都是他的绵羊,耶稣为了自己的羊而献出生命。
希望那些受到外界诱惑者,在做出最后决定之前一定慎重考虑,不要像圣经中的浪子那样武断地离开;希望那些离开的修道者在反省后也能有如浪子般回归父家的勇气。
同时,是我所生活的信仰团体使得这份信德变得有可能,因此我才得以找到通往圣经智慧的通道,获得那透过圣事,从耶稣基督那里涌流出活水般新生命、兄弟情义、对穷人的服务,直到认识耶稣真实的面容。
教给他的第一个词就是耶稣然后再写他的名字及其他,而且每次教之前先读一段圣经给他听,这个人深受感动,并时常去看望杨老师。
有一家刊物竟然出专刊来颂扬同性恋,完全置圣经于不顾。诸如此类的宣传,要引领教友到哪里去?不必讳言,现在有些神父没有传教热忱,甚至堕落,堂口冷冷清清,不能说与此无关!
我都不信,我都信,我都尊重,我家里佛经、《古兰经》、《圣经》都有。如果我光信基督教,伊斯兰教高兴吗?我信伊斯兰教,佛教高兴吗?我都不具体加入,但我对它们都好。他们说这有道理啊。
9主教们也应谨记“主托给其子民的牧人的这种职务,实在是一种服务,在圣经内特意地称为服役(参阅宗:一,17,25;廿一,19;罗:十一,13;弟前:一,12)。”
所有这些我们能从《圣经》中很明显地看出来。 如果说基督教信仰的伦理价值是立足信仰之上的对来世的盼望和期待,那么佛教信仰的伦理价值则是对现世的道德规劝。
圣经称魔鬼为撒谎者,“在他内没有真理;他几时撒谎,正出于他的本性,因为他是撒谎者,而且又是撒谎者的父亲”(若8:44)。
圣经如此称赞这位了不起的母亲说:“尤当称奇,最值得光荣记念的,还是他们的母亲。她在一日之内亲见七个儿子死去,还能欣然忍受,因为她全心寄望于上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