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13:24—30)莠子和麦子的比喻是玛窦福音七个有关天国比喻中的一个。它是伴随播种者的比喻而出现的,同样散发着浓厚的乡土气息。在莠子和麦子相互冲突对立的背后是人的对立:家主和仇人。
弥撒中窦腾神父主祭,苏圣意神父铿锵有力的讲道再一次激起众信友效法、学习三位贤士不畏艰险、践行信仰的精神。 弥撒后,教友依照当地习惯,献上挚诚的心愿,亲吻、朝拜小圣婴。
一个罪人的悔改,胜过对九十九个义人的欢心路(15:7)圣经记载浪子回头,罪妇的悔改,税吏的改过都是一幅幅极其生动感人的场面,他们悔改后变成一个新人,罪人成了耶稣的门徒,玛窦成了十二宗徒之一,教会创始人之一
雷老师还每个星期六下午在北京的西什库教堂开古典语言课程,那里也有一些教友去参加,他们一句一句读《旧约》的《圣咏集》或《玛窦福音》的部分文献。
当天的福音取自《玛窦福音》第8章1至4节,记述耶稣治好一个癞病人的事迹。教宗表示,耶稣走近祂那个时代受排斥的人,在触摸癞病人时也弄脏了自己的手,但祂治好了癞病人。
有一次,李神父在讲玛窦读音6章7-15节时,他说:主耶稣教我们以天主经为核心做祈祷,请问,天主经里耶稣让我们称天父为我们的父,怎么理解?台下有人回答:平等。
当天的福音取自《玛窦福音》第8章1至4节,记述耶稣治好一个癞病人的事迹。教宗表示,耶稣走近祂那个时代受排斥的人,在触摸癞病人时也弄脏了自己的手,但祂治好了癞病人。
这封文告的标题取自玛窦福音第九章第三十六节:“耶稣一见到群众,就对他们动了慈心”。文告开始便说:“四旬封斋期是内心走向上主的良好时期,上主是仁慈的泉源。
八天前(玛窦和马尔谷说“六天前”)耶稣曾向宗徒们说:“你们说我是谁?”“你是默西亚,永生天主之子。”接着,耶稣预言了他的苦难和第三天的复活。
教宗继续说,征服的概念的确属於伊斯兰宗教精神,但是人们也可以用《玛窦福音》结束语所表达的征服的意思来论释,福音中耶稣派遣祂的门徒往普天下去传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