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祂的真福八端中,耶稣正是从这里开始:“神贫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玛5:3)。这是首个真福,因为它是其他真福的基础:事实上,温柔、怜悯和心里洁净源于那内心的渺小感。谦逊是通向所有德行的门径。
事实上,谁参与弥撒,并不是因为他自认为或愿意显示自己比他人更好,而是因为他承认自己始终需要被天主的仁爱所接纳和再造,这爱藉着耶稣基督成了血肉。
还有当耶稣死了后,我们相信天主,求他宽恕,他赦免了我们的罪,我们就又成为天主的子女,万王之王的子女,那时我们就获得如迦拉达书5章22节至23节上说的:仁爱、喜乐、平安、忍耐、良善、温和忠信、柔和节制。
去安慰一切的痛苦,在有仇恨的方,让我们播种仁爱,在有残害的地方让我们播种宽恕,在有猜疑的地方让我们播种信任,在有绝望的地方让我们播种希望,在有黑暗的地方让我们播种光明,在有忧苦的地方,让我们播种喜乐!
在教友的心目中她是一位热心、慈祥、和蔼、善良、谦卑、仁爱的修女;但在赣州百姓心中都知道天主堂有一位会医小孩的老姑姑,今天她带的徒弟依然向她当年一样在赣江医院继承发扬教会爱主爱人的精神,造福赣州百姓!
在这次交往中,以民通过自己无数次的背叛来完成与神的接触,同时上主以仁爱与惩罚回应了以民(参阅出16、32章)。
沧州教区献县圣望会的宋云生修女一行,在捡到巨款后,却不为所动,前实行仁爱,彰显正义,为基督作了美好见证,使福音得到了有力传播。
特别令人感动的是,她24岁的儿子屈鹏因煤气中毒去世,丈夫屈道光因照顾孩子劳累过度,突发脑溢血,永远离开她和可爱的孩子们,她从未怨天尤人,依然坚定不移地做着自己所选定的仁爱、慈善、救助工作,正如她所说的:
“上主富于仁爱宽恕”(咏103:8);我们都需要天主及他人的宽恕;因此,我们也应随时乐于宽恕他人。
序言印度加尔各答的圣德肋撒修女(1910–1997),仁爱会的创始人,是20世纪最著名的天主教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