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皮尼神父解释道,教会作为耶稣门徒的团体,在促进人与天主相遇方面始终扮演了重要角色,展现出天主居住在这个世界上。
福音中记述耶稣与一个有许多产业的人,一个富有的年轻人相遇。教宗说,马尔谷福音提醒我们,每个人都能在这个人身上看到自己,他与耶稣的相遇也是对我们的信仰的测试。
教宗说:“我们属于不同教会和传统的基督徒,也是朝向圆满合一行走的朝圣者,我们越是定睛注视耶稣,我们唯一的上主,我们就越接近这个目标。在这祈祷周期间,我们也要为基督徒的合一献上我们的辛劳和痛苦。”
耶稣在福音中所说的话听起来非常苛刻,似乎“自相矛盾”:祂要求说,有人掌击你的右颊,你把另一面也转给他,当爱仇人。耶稣告诫道,若只爱我们的友人,我们就没有作什么特别的。
——1999年9月13日浸信会出版社○汤姆·奥斯波恩橄榄球教练(在内不拉斯加大学担任主教练达25年)“耶稣是以仆人,而不是以王的身份来的,认识到这一点很重要。
礼仪在时隐时现的阳光下展开,纪念耶稣荣进耶路撒冷的场景,并在弥撒之前宣读了圣史马尔谷的有关记述。教宗用圣水降福且洒在会众手中紧握的橄榄枝上,那是这个主日的标记。
教宗府讲道神师帕索里尼神父在四旬期周五第一场默想中省思耶稣的受洗,他说,我们蒙召坚定不移地依靠基督。“在这禧年的四旬期,我们蒙召坚定不移地依靠基督,确信在祂内能为我们的生活找到坚实可靠的依据及准则”。
在今天的福音中(路3:1-3,11-32)耶稣观察到法利塞人因为罪人接近祂不开心,他们认为这是立坏榜样,并在背后埋怨祂。那么,耶稣给他们讲述了:一个父亲有两个儿子。
甚至现代的人们也能察觉到,有聆听耶稣的需要--祂邀请我们相信祂,并从活水的泉源汲取,像那撒玛黎雅妇女一样,走向水井去(参若四14)。
教宗用这段经文来解释法利塞人面对耶稣讯息时的封闭态度:他们错在「把诫命和天主的心意分开」。他们认为遵守诫命就能解决一切问题,「但诫命不是冷冰冰的法律,因为诫命来自爱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