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百多年以前,多玛斯·摩尔在伦敦塔,他被囚的那间黑暗的牢房里这样写过:经过这段长期的闲暇和耐心的勤勉,我终于能正确地看清这些事情了。
(美国桑塔雅娜)。 ———愉快的面色,可使一盘蔬菜变成一桌酒席。(赫伯特) ———快乐的笑容是室内的阳光。(萨克莱) ———快乐如药石,具有治病的功效。
在《宗徒大事录》中,我们读到女门徒塔彼达,因为对近人多行善事而得救的事迹(参阅九36ff),百夫长科尔乃略则因为他的慷慨而获得永生(参宗十2-31)。
他主张妥善使用上主赏赐的塔冷通,保障日常所需之外,尽可能地为他人、为社会多贡献财富或力量。纵然有一天身处高位,更要将不义之财,毫不犹豫地拒之门外!
他出生于意大利的塔兰托,17岁到罗马学院求学,25岁加入了天主教耶稣会,1643年到达浙江兰溪,后抵达杭州传教,在1644-1650年间,他目睹了明末战乱,并且在此期间结交了不少中国名流,1650年,他到北京谒见顺治皇帝
他的情绪一波三折,从很不高兴到发怒,再到恳求,这所谓的恳求分为三个层次,三个时间点,换成约纳的话,大概是这三句:“主啊,我在故乡就知道祢不会惩罚尼尼微”;“我逃往塔尔史士,也是因为知道祢惩罚尼尼微,主。
这本书记述了这样一件事:有一个牧场建立在比拉图斯山上,一天晚上,一个名叫赛萨特的人在牧场借宿,突然被闹嚷声惊醒,他瞪大眼睛向外看,只见长长的队伍中,有人载歌载舞,有人吹奏乐器。
的确如此,即使家庭聚会吃饭,也会各自埋头看各自的手机,各自吃各自的饭,已经没有了过去亲热的场面,手机不仅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同样让人们进入了更大的空虚。而究竟什么是信仰?
他然后提到保禄六世教宗与阿忒那戈拉宗主教的拥抱说,那一先知性举动所开启的路程从未停顿过。
在布隆迪遇害的拉斯基耶蒂修女(梵蒂冈电台讯)沙勿略传教会三位意大利籍修女9月7日在布隆迪卡蒙盖的会院遇害身亡。她们的遗体将安葬在她们深爱的这个非洲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