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大群人的簇拥下,一位身穿彩衣的人走到那教堂中祭台的位置,但并不是我以前见过的那些穿黑大袍的大胡子洋人,而是当地的人。那人和那群人一样的喜乐一样的激动,咦,那是我的天主!
教省总主教的角色《手谕》也提出了一项重要的新措施:在被告为一位主教的情况下,教省总主教接受圣座委托参与初步调查工作。
所以,若外面有一位教友,我们的职责就是要去触及那名教友,可以透过各种方法:电视、报章、书籍、电台,甚至社交媒体,好能使该教友的心灵与灵魂得到滋养。这就是我们的希望,就是我们在这里的目的。
二十四顷地村有一位闫先生,在将军尧子执教,他在那里沾染疫疾而不自知。回来三天,疾发而死,传染他人,死亡13人。本堂贾鸣远司铎立即严加防范,除将死者之屋宇衣服尽行焚毁外,并禁止全村居民出入往来。
很喜欢一位叫郑秀文的香港歌手,她曾大红大紫,被称为“百变天后”,却在患上抑郁症后一蹶不振。后来她通过朋友认识基督,成为基督徒,是信仰让她走出抑郁阴云。
天主许诺了一位女人。在福音中,我们被带到一个卑微的地方——纳匝肋,在这个卑微的地点,有一个特殊的恩宠被给予,有一个特殊的喜讯被宣告,有一个谦虚而热情的女性被祝福,她的名字叫玛利亚。
请永远和我们在一起(12月20日)“看,一位贞女,将怀孕生子,人将称祂的名字为厄玛努耳,意思是:天主与我们同在。”(玛1:23)耶稣,请帮助我能安静地聆听,因为我的心里若充满杂物,我就听不到祢的声音。
如果正如一位古代教父所写的:“最大的罪是不相信复活的大能。”(尼尼微圣依撒格,〈苦修证道〉,I,5)今天,我们要相信:“是的,我们确信无疑:基督真的复活了。”(《继抒咏》)。我们相信祢——主耶稣。
抵达的第二天,我前去参与共祭弥撒,巧遇一位来自罗马传信大学的博士生。这位三十多岁的西非裔神父(科特迪瓦人)用流利的法语向我表达最诚挚的欢迎,并请我用英语恭读本日福音。我真有些踌躇,已经很久没讲英语了。
另一方面,圣母安慰我们,让我们前进,继而让我们成长,就像一位好母亲,跟随儿子脚步的同时,发动他进入世界的挑战。受到这样鼓励的若望·狄也哥回到主教那里,主教向他要一个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