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毋须为信友的牧灵神益,而个别献祭的司祭,应尽可能在这弥撒中共祭。
虽然一位隐修院的院牧在1750年已把这一圣堂作为主教座堂(CollegiateChurch),但参议会唱经班,以及与此相关的法案直到1754年才被教廷批准。
圣神父后,在具体的牧灵实践中常想起这些生活片段,我觉得从一个知识分子的视角去思考这些话自有它的实际意义,但却不是没有商榷之处。
保禄意识到他自己的受苦并非无意义的,而是“代补性的苦难”(sufferinginpersonaChristi),为教会(基督的身体)服务。
这段读经给我们三方面的灵修启发:忠于使命的人将遭受逼迫——耶肋米亚如同教会内的先知与传教士,他们在传讲不受欢迎的真理时,常常遭遇排斥与攻击;软弱的权威导致正义沉沦——漆德克雅王因惧怕世人,未能维护天主的话语,是对教会牧者的警醒
因此,司祭最杰出、最卓越的牧职,就是能够成为弥撒圣祭的仆人,他能够转化和分发这合一的面饼。这面饼为一位司铎而言,事关两面。
经过了一段时间,在李大姐的同意下,刘世珍为她代了洗。耶稣说:凡你们对我这些最小弟兄中一个所做的,就是对我做的。(玛25:40)刘世珍牢记耶稣的教训,将爱心的足迹踏遍了社区周边的福利院。
有的教友做了许多人的代父、代母,数年过去,谁是他们的代子代女也忘了,长时间的不来学圣经,长时间的不进堂,有的连大瞻礼也不见踪影,从来不去过问,最后使他们成了亡羊,我们的责任可不轻啊!
记得那晚领洗的人很多,代母抱着好几本圣经,送给她的代女们作为礼物,当我从她手中接过圣经时,看到圣经的扉页上写着两行娟秀的题字:守住今日的承诺,永获主内的平安。
当了解到是合作管理,还有监督体制的运作模式后,梅神父不但放心,而且还非常信任,并委托王医生每月代他为孩子们邮寄500元捐款,直至1997年7月16日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