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在纳匝肋多年的“隐蔽生活”,耶稣以一个高度的象征姿态,来开展祂的公开生活:没有任何罪的耶稣,将自己沉浸在约旦河那肮脏的水中。这里的水,都是人们经过若瀚的施洗,洗净他们的罪过。
相反,若父母几乎是“子女的帮凶”,那可“真是太好了”。从高处往下看只为帮助别人重新站起来谈到亲近的议题,节目主持人法齐奥提到教宗的一句名言:“只有在帮助一个人重新站立时,才能从高处往下看。”
然而,在进入那被灵修与神秘譬为“未知的云彩”时,耶稣的门徒彷如小孩般,发了一场恶梦一样害怕。当我们不清楚未来的前景、看不清前方的路是怎样时,我们很容易感到惊恐。
(玛26:35)但那“不认”与“背判”的一刻来到了。在大司祭的庭圆里,在鸡啼之时,伯多禄的胆怯便表露无遗。那时的他,没有手持利剑,他并不是一名英雄:只是一个被恐惧麻木了的普通人。
那望弥撒不热心的就是轻视我;领圣体无准备的就是冷落我的爱情!因为圣体圣事就是我爱人的明证。谁爱圣体,灵魂必得宠光,而且增加我的光荣;那不爱圣体的,也就得不到这种神恩。唉!
那九个在哪里?除了这外邦人,就没有一个回来赞美称颂天主吗?字里行间我们感受到主耶稣感受到的「心寒」。但祂的心寒不是自怜自悲,而是为不知感恩的罪的悲哀,为罪人难过。
它显示了天主那无法想象的忍耐,他永远都愿意从新开始。它也证明了先知们并不是为了个人的私利而受苦,这便保证了他们的可信性。耶稣的生活不可能比他们的容易。
救赎的真理更是如此,它的形式就是粗糙而简单的十字架,就是那在它上面的“可怜的”耶稣。
就这样过了大约50年,到了19世纪80年代初期,一位与伽大利纳同会的法国修女看了该书后,便决定去土耳其寻找书中所提及的那所房子。
果真如此,那做一个对人类社会有益的人,做一个“好人”又有什么价值呢?在旧约圣经中,《约伯传》可谓是独特的一篇,为我们探讨这个问题打开了一扇门,提供了一种可信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