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10月,赵景荣神父陪同傅铁山主教与北京若瑟会修女们在其复愿后合影。2002年9月,赵景荣神父(右二)等五位老神父及英修女出访欧洲前,傅铁山主教等为其送行。
这位托尼说:“十多年前,在罗马尼亚一家孤儿院里,我从志愿者那里听说了特蕾沙修女(编者注:即德兰修女),和她后继者的事迹。特蕾沙修女的一生都致力于帮助穷人。
为了搞好这次庆典活动,神父和教友们提前几天就开始准备了,神父还特意从外地请来了两位修女帮忙。两位修女带领教友们布置圣堂,教他们节日礼仪,念经祈祷唱圣歌,使广大教友从中学到了很多圣教知识。
(图中右一为万州的修女、右二为贵阳北堂刘显军神父) 得知这一消息后,我们在成都的一些志愿者也是真不含糊,他们闻讯而动,这一次来的人最多,足足有20人。
有一次老家一位修女的父亲去世,我去参加葬礼,弥撒中使用投影仪,把电脑放到祭台上。我觉得不应该,再怎么现代化,祭台的弥撒经书也不能用小电脑代替。
天亚社编按:台湾单国玺枢机六年前得悉自己患上癌症,「听到了死亡姊妹的脚步声,看到她已向我招手」,遂为自己的殡葬弥撒预录好一篇讲道词。
当我们说一个人是“好人”时,也要问,“多好”才是好人呢?“善”与“好”的计量标准是什么呢?“善”是一个“名字”,因为“善是天主的另一个名字”。“除了天主一个外,没有谁是善的”(谷10:17-30)。
后来,一些修女们也纷纷前来,白天汗流浃背地在教室里学习,晚上去江边练唱,并吸引了很多散步的人围观,有些人借此对教会音乐产生了兴趣。
让我们听听德兰修女的说话,这位献身于贫穷和我们社会最受鄙视的人群中,她的英雄式的圣善,已经成为现代传奇的修女,她曾经这样说:我们在宁静的祈祷中收获得越多,我们在积极生活中可以施予的也越多。
11月21日将是圣母奉献日,教宗要求信友们以祈祷支持隐修院修女们的奉献生活。教宗指出:每一种生活状态都能使人成圣。任何人都能成圣,人在任何地方都能成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