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儿童时代信仰虔诚陈崇军出生于广东汕尾市的一个老教友家庭,爸爸是一位热心虔诚的教友,年轻时跟着神父传教,母亲是教外人,1996年来深圳之后,胡庆华神父为其付洗。
她除了负责善会的工作外,还要在通城、赤壁、崇阳三地往返传教,因此她白天工作,晚上就背40公斤重的沙包围着教堂跑步,做俯卧撑,以此来锻炼自己的体能。由于湖北当地的环境,她经常往返跑山路,脚上磨出很多泡。
从老城出发,走进圣经里 《圣经》里的许多故事:耶稣传教、遇难、复活等许多传说,都能在耶路撒冷找到相应的地点和遗迹,这无疑让这座城成为了基督教最神圣的地方。
的确,四旬期让我们回想起主耶稣於公开传教之前,在旷野里的四十天斋戒。福音中写道∶「耶稣被圣神领往旷野,为受魔鬼的试探。 四十天四十夜禁食,後来就饿了」(玛四1-2)。
教会的牧灵服务无需纠缠在传递大量需要强行人接受的不连贯的信理问题上,传教的宣讲需体现在更能激励人和更具吸引力的实质性和必要的工作上,就如在厄玛乌的门徒们心上燃起热火那样。
谈教会的发展在当今社会,教会的发展应超越以往的传教思维,基督教做的很不错,有很强的亲和力。最近,衡水的张双桥神父正在给当地联系一个水利工程,引进国外资金,发展当地的水利,这多好啊。
教友们在天主圣言的滋养和催迫下,传教心火旺盛,爱心付诸行动,福音的种子正在宁波这片沃土上被广泛地播撒着。(未完待续)(北川、谷丰采写)
学术界的几位老师、博士、专家从学术理论方面探讨了历史中的方济各·沙勿略其人其事及其意义,带领我们循着圣方济各·沙勿略的足迹追忆了他的传教历程:印度果阿、锡兰(今斯里兰卡)、东南亚的马六甲、马鲁古群岛、东北亚的日本以及中国的上川岛
据说1892年左右,法籍传教士彭某在四川丹巴传教时遇害,获赔白银2000两。1918年,彭弟主持修建磨西天主教堂,1922年完成神父房,1926年钟楼和经堂也落成,不久天主教堂竣工。
同时,今日一些普普通通的教友们、男女修道人首先觉醒了,慷慨地回应了主的召叫,勇敢地站出来大声宣讲圣言,为福音做出了美好见证,打破了昔日只有神职人员传教的局面,教友们正在成为当代中国教会的重要福传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