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团体的祈祷小组有一次去医院为一位得癌症的教外弟兄祈祷,在祈祷中他经验到了天主的大爱;家人为他买了三支杜冷丁(止疼用的)到死都没用上,他领洗31天后安息主怀,感谢主!像这样的见证还有很多。
他们是皈依基督信仰的罗马士兵,约在戴克里先皇帝(Diocletian)的教难中殉道(304年)并被葬于此地。此后,这里开始成为埋葬基督徒的公共墓地,同时也成为了早期教会团体的圣地。
我们的救世主:这就是我们的希望;这就是教会在今日耶稣圣诞节使之回响共鸣的宣报。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说:天主子因着降生为人,而以某种方式与每个人契合(参阅论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22)。
一、追求真理王若瑟1977年生于教外家庭,在学校期间接触的也是无神论的信息,人死如灯灭的理论在他的生命里根深蒂固。1993-1996年在石家庄中西医结合医院读书,毕业后一直从事医疗工作。
媒体传播技术的演变及它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的变化,要求教会在牧灵上做出调整和更新。近些年国内教会充分利用新媒体开展福传,大力推动专业人士正确运用传播工具,力争通过网络服务新时代的人群。
教难期间,母亲从未放弃信仰,在每次在劫难逃的运动中,母亲的回答都是———我信!通过多次运动的磨炼,反而更坚定了她的信德,家里变成了神父、修士、修女和教友的交通站和避难所。
错误终究不可避免,19世纪末,排教运动席卷而来,由义和团点燃的愤怒之火直接燃向外国传教士、外交使团、中国教民和几乎所有的洋人。1905年7月德钦县茨中村天主堂被毁,同年重建。
德国教会在礼仪上的讲究是不在话下的,他们的圣乐更是世界各国难有出其右者。
众所周知,先教宗圣若望保禄二世曾以喜爱儿童和青年的教宗闻名於世,他在2000年大禧年主持的第一项活动,就是於元月2日接见来自40个国家的儿童与少年。
教会面向的不仅是好人或那些看似良善,甚至自以为良善的人;教会是所有人的教会,也是恶人的教会,因为教会乃是慈悲。这恩宠和慈悲的时刻提醒我们,任何事物都不能使我们与基督的爱相隔绝(参閲:罗八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