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神父是澳门明爱创办人。明爱总干事潘志明对天亚社说,他最欣赏陆神父时常服务和惦记弱小者。「他虽年逾九十,却冲破自己高龄的界限去继续服务他人。」
在那段艰苦的岁月里,是他用精神食粮——天主的圣言——弥补了我们物品的缺乏,使我们不断战胜追求和享受物质生活的本性,勇敢快乐的追随贫穷的耶稣基督。
原以为这套福传方法可以把信仰带进校园,因为年轻人是比较注重生命的起源,更喜欢在深奥的科学中找到兴趣而去寻觅,可是却以失败告终了。是的,人以为专业、理性的东西,在天主面前却吃了一个闭门羹。
“人是因信德而生活的,没有信德再成不了天主的儿女,等于耶稣没有为他降生救赎,是多大的损失呀!”这是圣德不凡的已故蔡石方神父于1993年圣诞节,在写给他侄子、侄女信中的一段话。
当天是圣殿和博物馆成立两周年。他表示,在到访朝圣地的一百多万人当中,九成并非基督徒,而是信奉其它信仰。周末通常都有约五千人参观这所设在地库、占地三百七十平方公尺的博物馆。
一种是:假定某个学生持有某种神学观点,然后同他的持不同观点的同伴们所提出的强有力的论点,进行针锋相对的辩论,以捍卫他自己的观点。他的反驳者可以有24小时的准备时间,以使自己的论点尖锐而难以驳倒。
教宗访问的第一个团体是大博尔山(MonteTabor)安老院。那里有8位来自不同教区、因不同形式的窘困而受苦的司铎。
为正义与和平工作的价值和益处是很明显的,但是福音也要求我们毅然决然地选择喜乐,这便带来了各种各样的问题。那么,追求喜乐究竟能给我们和他人带来什么呢?
但我想,不管这些理由和苦衷是如何的站得住脚,我们首先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中国不是牧灵区而是传教区,我们中国的信友,在数字上,与13多亿人口,实在是不成比例。因此,福传这个目标是绝对不能模糊的。
成千上万名参加7日中午的主日念经活动的信友和朝圣群众聚集在圣伯多禄广场,聆听教宗的训诲,并在教宗的带领下诵念三钟经。教宗在共念三钟经活动中,为信友们讲解了当天主日弥撒中的读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