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ii参见斯特伦:《人与神:宗教生活的理解》,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页。iv《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2页。
圣奥斯定直接地说:“主啊!我的灵魂是为你而创造的,除非在你内永远得不到安息!”为了带我们回家,耶稣来了,藉着祂的逾越奥迹走出了一条独一无二的、直达父家的耶稣路。
圣女初入修会在神修上并无进展,以后读了圣奥斯定的《忏悔录》才开始长进,能够在祈祷中与天主结合,感到神乐神慰。在修会中每个修女皆可以选择一位司铎作她的神师。
笔者曾经在年轻时代,在北京大学哲学系西方哲学研究所四年进修期间,跟随美国的宗教哲学家斯图尔德教授研读宗教哲学课程时,他对设计论论证天主存在的方法持正面积极肯定的意见。
读经二恭读圣若望一书3:1-3写作背景:《若望一书》作者传统上被认为是宗徒圣若望,与《若望福音》作者相同,写作目的在于:抵抗当时教会中兴起的诺斯底主义(否认耶稣真是天主子和真人);强调信仰的本质是认识耶稣
耶稣似乎还在船尾依枕而睡!人类自古就在试图给出对灾难的答复,但答案似乎比灾难还多!而耶稣的答复是:这是为了彰显天主奥秘的计划(若9:1-3)!
明崇祯三年(1630年),方德望和郭依纳爵来陕西传教,主要活动在三原、富平、高陵等县一带,当地教友继续增加。
(依11,9)共同寻求的对话11.对天主教会来说,不同宗教的信徒进行对话是与所有宗教社团合作寻求共同福祉的重要工具。举凡各宗教中的真实和圣善事物教会都不排拒。
另一方面,尽管在《宗徒大事录》(宗六1~6)上,那七人看来好像只是为了餐桌服务而被拣选,但事实上,同一经书讲述了斯德望和斐理伯如何履行了「圣言服务」。
其主要代表人物有芬克(RogerFinke)和斯达克(RodneyStark)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