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宗徒们治病的力量引起了撒杜塞人的嫉妒和仇恨,因此撒杜塞人囚禁并毒打宗徒。面对如此威胁,伯多禄的回应是:「我们必须服从天主,而非顺从于人。」教宗强调:「这是基督徒的伟大回应。
他经常对我们说,‘我们不愿意让人看到我们自己,而是让人能看到基督,就如洗者若翰那样’。我们会继续这样做,在接待许多青年时试着让他们看到基督的道路。”
帕罗林枢机也表示,今天侵犯宗教自由的根源在于曲解了人的自由。不容忍的行为不仅表现在阻止人度自己的宗教生活,也透过“政治上正确的不容忍声音”,这些声音不能容忍其他人的宗教信仰。
在安提约基雅,“伯多禄起先与外邦人归化的基督徒同席而没有丝毫困难,但几个受割损的基督徒从耶路撒冷一来到该城,他就不再这么做了,怕招致他们的批评”。
「由于基督把自己的苦难对人开放,如果人分担基督的苦难,也由于他自己救赎性的痛苦,他多少也分担所有人的痛苦。
我们生存的目的就是与天主面对面相会,可是人似乎没有意识到这点”。教宗接着说:“现代的人还期待永生吗?或者认为永生已经是被超越的神话?
施与人爱,并不一定是物质的,可能一个动作,一个微笑,一句话语都可以使人温馨。施与人爱,并不一定是行动的,可能你的心存善念,就会改变你对世界的感观。上主施与我们大爱,将他的独生子降生成人,救赎我们罪人。
耶稣在山中圣训中指出的真福八端,含有双重意义,他说:神贫的人是有福的,是在谴责为富不仁者;温良的人是有福的,是在谴责强暴者;悲痛的人是有福的,是在谴责悲剧制造者;饥渴慕义的人是有福的,是在谴责忘恩负义者;怜悯人的人是有福的
虽然人会作恶,但是恶绝不是人的本性,人的本性是善的,因为人是按天主的肖像创造的。(第十五章)可敬的教宗,为什么天主容许恶势力存在呢?天主不是全能的吗?为什么他不消灭这些恶行?
人必定会想那光荣一定是发生在复活时,而不是十字架上。毕竟,十字架是一种失败,一种跌倒!然而耶稣今天谈论他的苦难说:“人子受光荣的时辰到了”(23节)。他愿意告诉我们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