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圣伯多禄大殿内,教宗说:“在皮埃蒙特和瓦莱达奥斯塔两个地区,基督信仰也必须面对今日社会文化环境的许多挑战,面对在教义上所持的不可知论,以及在伦理道德上主张完全独立自主的倾向。
上一次介绍的是里昂的圣依勒内,今天我们则要介绍亚历山大的圣克莱孟”。教宗说这位大神学家可能于第二世纪中叶诞生在希腊雅典,继承了先人对哲学的爱好,这个爱好使他成为基督信仰传统中,信仰与理性对话的掌旗人。
阮俊生说,他曾与一名女教友结婚并育有一子,后来却离开他们,于一九六五年与现妻结合;自此,甚至前妻五年前去世后,他也不想见到任何神父或上教堂。
他在做补赎、刻苦、祈祷的生活中接受方济各精神并在这块土壤上为发愿和晋铎作准备,他在1460年领受铎品。他为民众宣讲大约20年的时间,清楚地彰显了圣神使他得以丰富的智慧恩典和恩宠。
但他大力强调教会只有一个,建立在伯多禄上。他不厌其烦地再三重复:谁若离开教会建立于其上的伯多禄宗座而仍以为自己继续留在教会中便是幻想。…………只有一位天主,一位基督。”
至论现世秩序中的事业和组织,是教会圣统阶层负责教导并正确无误地去诠解在现世事物上应遵行的伦理原则;圣统阶层也同样有权定夺,这类事业与组织是否合乎伦理原则--当然须谨慎斟酌,并请专家协助一并决定何者为保全并促进超性利益
只要地球上还有人,对世界、对宇宙不同的认识,不同的看法会始终存在。最好的办法是理性地对待———沟通、对话、尊重不同的意见。
他的死亡数据就登记在这座圣堂的亡者记录册上,时为一七九一年十二月六日。维也纳的圣斯德望总主教座堂也刻印在奥地利欧元十分钱的铜币上,可见它的名气之大。圣堂内可容纳三千人。
让上主基督开启我们的心目和恩赐生活的力量,但要注意,不要陷入机械式的念经:有口无心。特别在受诱惑、软弱、享乐时,更要醒悟祈祷。
步出圣堂,教友与各位神长、修士修女握手话别,并在台阶上全体神长教友合影留念!这真是上主安排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