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圣热罗尼莫所言:“不认识圣经,即不认识基督”,当我们忽略对圣经的阅读和研习之时,我们便丧失了认识基督的能力。
教义意义与灵修逐句解析:①「如果我们与基督同死,也必与他同生」与基督同死:象征洗礼时,我们与基督一同埋葬旧我(参罗6:3-5)。与他同生:预示新生命的开始,以及日后身体的复活。
1625年,他一次性为200成人授洗,其中学者60人,明宗室成员多人。1626年受洗者有成人500人,次年又有500人,此后逐年增加。
他们说:“我们没跟任何人说没油了,如果不相信天主,这样的事根本没法解释,我们坚心确信,这就是天主对我们无微不至的照顾,感叹天主的奇妙作为。”
这就是圣依纳爵·罗耀拉所说的“对别人的言语加以善意的解释”。他用三句话阐述了一个如何以善神与所有人进行对话的完整解释。教宗方济各便正是以同样的对话艺术著称。
真理乃愈辨愈明,只有努力达到理性信仰的境界,才能追求到真正的信仰。你们求,必要给你们……凡寻找的,必会找到(路11:9-11)。
比如多明我译成道明,就很难理解成同一人。我认为教会除了重视礼书等方面,还应该多考虑语言学上的规则。关于圣事礼典及出版问(朱喜乐神父):今天,很多神父都是用袖珍圣事礼典,里面的读经只有一个选择。
开始只是随便聊聊天,渐渐地心头滋生一些莫明的心绪,后来不知不觉中一些扰人的感觉在心底蔓延。
这次一共设计了27个工作坊,内容包括教会建设、婚姻、弥撒、神修、圣经、明供圣体、青年、教育、经商与信仰、舞蹈、手工制作等,内容丰富多彩。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李主教竟亲自上阵与青年人交流,探讨青年人的智慧。
“教理讲座、家庭读经、朝拜圣体”三部曲三部曲以一个月为周期,具体为:1.教理讲座:每月一次,神父主讲,内容为梵二文献、天主教教理;2.朝拜圣体(明供):每周六傍晚、每主日早上弥撒前一小时,神父带领公念玫瑰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