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5:13-16)真福八端之后,玛窦福音紧接着记载了盐与光的比喻,这是属于山中圣训的训令,圣经学家均放在真福八端之后加以讨论。耶稣为什么把盐与光的比喻放在如此显要的地位?
我们在追思亡者弥撒中听到的最多的福音,就是那段记述了公审判标准的玛窦福音:“……我实在告诉你们:凡你们对我这些最小兄弟中的一个所做的,就是对我做的。”
现在想起来,我当时的想法正像是圣经出谷记描述被梅瑟带出埃及的犹太人一样,虽然在埃及有奴役和压迫,但有肉吃,在通向自由的路上,尽管有天降的“玛纳”,可是很单调,也没有肉吃……正像我们现在一样只知贪图世俗和一时肉身的满足
耶稣再一次用饱含激情的目光环视了一下周围的听众,无声中作了一个思想上的交流,然后开始了新一天的课程:“神贫的人是有福的,因为天国是他们的”(玛五3)。
这是一位女性,耶稣治好了她的血漏病(参阅:玛九20-22)。她穿过人群,走到耶稣背後摸祂的衣襟,因为她心里想:只要我一摸祂的衣服,我就会好了(21节)。这妇人的信德真大啊!
在工作的桑志华神父他还发现了纳玛象的牙齿化石和一些破碎肢骨。那是在一次暴雨后发现的。
在耶稣复活死人时(若11:17-44;路7:11-17;玛9:18-26),我们发现他对死亡有着掌控的能力。
(玛25:45)爱培坊欢迎一切的捐献:衣物与日常用品。当然,最困难的就是运输费用!第一个年度,爱培坊寄出了250箱衣物。我们是怎样安排运输的?
茶马古道的石板上两寸多深的马蹄印历历在目,道旁的玛尼堆上刻画着各种神佛像和各族箴言,欲说风尘。那些曾经因茶而生存而致富的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已远离人间,再没有欢乐,没有喜悦,没有幸福。
(玛25:35-45)我们该清楚,外地教友或教外朋友,他们是怀着对天主的爱,对教会的依恋来过庆节的。他们看到我们,就像看到了自己的亲人,就像回到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