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分钟的短片中,展示了修院的生活,除了祈祷与上课的生活,还有各种康乐活动,以及牧民的经验。
其一,试探对我们是一种赎罪,为挫消我们的傲气,从而可以重新经验一下我们的信、望、爱之德的不足,在我们身上避免形成目空一切的主见。让我们想想那个法利塞人向天主自说自话,他妄想他不需要天主的恩宠。
当天下午先设分享会,邀请夏其龙、刘德光、郭伟基三位司铎分享在修院接受培育的经验,带出修院的培育安排随时代而变迁,例如修院早期让修生前往罗马接受神哲学培育,后期则留在本地接受培育,但不变的是修院要陶成司铎职务和传教使命
这句话听来很伤人心,但我当时是从另一个角度想的:从进德的经验,到哪里都有很多教友主动奉献他们的时间、物质和精力;作为一个神父,我更从心底相信,我们每个教友都理所当然地是我们的志愿者!
按照我们的经验,石头有时可以是一种利器,它能伤人。法利塞人妄想伤害耶稣的武器就是石头,许多先知,如斯德望也是死于乱石之下(宗7:54~60)。对于饥饿中的耶稣来说,命石头变成饼来充饥显然不是什么难事。
(参阅:哥二2)教宗坦言:「面对痛苦的经验,我们大家都需要安慰和鼓励。我们蒙召从事使命,并不意味著我们对悲伤、痛苦,甚至是误解免疫。
她创立了劳工联盟和基督徒工人运动,对她而言,最美好的经验是在病患和有需要帮助的人身上看到基督的面容。她也为他们开办了一间医疗诊所、图书馆、学校和电影院。后来,杜思修女也创办了圣安东尼医院。
平时我的家人们工作、学业各忙各的,很少能有聚在一起的机会,但是疫情把我们“困”在家中,让我们有了从早到晚在一起的时间,我们一起祈祷,一起吃饭交流,一起分享信仰经验,这让我们更加亲密,增进了对彼此的理解,
教宗表示,「基督徒团体蒙召参与这分享的经验,意识到我们责无旁贷。为了成为穷人的支柱,首要之务是亲自活出福音劝谕中的贫穷」。
我们有没有把这皈依的经验传给别人?我们向人介绍过主耶稣吗?我们在自己的人生中生活出基督了吗?我们是基督精神的忠实践行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