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港逗留期间,一天,圣神神哲学院的教授、宝血女修会刘赛眉修女邀请圣神研究中心的英文主编安贝蒂修女(Sr.BettyAnnMaheu,MM)和我去山下招待她的朋友——来访的玛利诺会佳真妮修女。
你可曾想过,在《玛窦福音》中记载的,2000多年前,那颗引导贤士长途跋涉,到白冷朝拜耶稣圣婴的璀璨明星,今天还在高空闪耀吗?
神父引用《玛窦福音》中谁若愿意跟随我,该弃绝自己,背着自己的十字架来跟随我。(玛16:24)这句圣言,向大家阐释了教堂不是痛苦的避难所,信仰也不是求福避祸。这一道理。
他首先问候了在场的穆罕默德王储、阿兹哈尔大伊玛目塔伊布、穆斯林长老委员会、民政当局、宗教人士、外交使团,以及所有幕后工作人员,向他们致以感激之情。教宗也从阿联酋向阿拉伯半岛各国献上由衷的问候。
教宗说,今天受迫害的弟兄姐妹与初期基督徒具有相同的身份,这也是我们基督徒的身份,即耶稣宣讲的真福八端(玛廿五31-46),别无其他的身份。
正如玛窦福音中说的,耶稣邀请我们以默观态度将自己完全交托于天主上智的安排。这样的态度非但不会脱离现实,反倒引导我们明白在粮仓的食物之外哪些东西真正滋养我们。
在玛窦福音15:1-20中,耶稣区分了十诫和从这十诫演变而来的传统。传统通常是特殊的一些仪式和具体的实践,是活出十诫的具体表达。然而,耶稣指出,传统有时会引人误入歧途,甚至最终会导致与诫命相矛盾。
结果导致他们和孩子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传递延续着……回头看看耶稣,看看遇到他的那一张张性情各异的面孔,伯多禄、若望、玛窦、保禄、玛尔大、百夫长、匝凯、撒玛黎雅妇人&hellip
玛窦福音中就有一个比喻,提到葡萄园的主人在不同时间去城门口找待聘的工人到园里工作。
耶稣在约旦河受洗的史实,四部福音都有记载,尤其是玛窦福音记述的更为详细。那时洗者若翰在约旦河畔宣讲悔改的道理,并给百姓施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