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巧合,还是天意,抑或是缘分,令人关注,值得思考,耐人寻味…… 热衷福传的郑瑞平神父向“信德”表达了同样的感受和希望:我们中国教友从前教宗本笃十六世辞职后,一直热诚祈祷新教宗顺利当选
天亚社编按:教廷万民福音部辖下的信仰通讯社博客《BeingCatholicinChina》五月十六日刊出由「天赐」与「光启」所写的两封信,以一问一答形式,谈到每年一度的「世界为中国教会祈祷日」,现转载如下
表示信友们在宣信了耶稣为我们的罪死而复活之后,立刻宣示我们的望德和期待:盼望和期待基督光荣地来临到我们的心中,并养活我们的灵魂;来临到我们的家中,做我们的一家之主;来临到我们的堂区,使我们的堂区成为充满信望爱的福传中心
闫家社会口历来十分重视文字福传工作。堂内有几块宣传圣经板报,除修女们按期更换内容外,还在有3000人的非教友村办起福传板报。使越来越多的人不断深入地了解教会,认识天主。
其实福传在自家人间最容易,于是我就多收集一些教会的刊物和教堂内编写的信仰知识的短文,并在重点之处用红色笔划出来,在家庭聚会时,送给每一个家庭一份,并与他们分享信仰给我带来的喜悦。
8年来,虽然我不忘初衷,奋战在福传一线,做事尽心尽力,朝着目标勇往直前,然而却被现实无情地摧残,被俗世事物所羁绊,被世俗的洪流冲刷,甚至淹没。
18日上午,来自台湾辅仁大学的李震蒙席在圣亚纳堂会议厅,以“福传和中华文化的融通”为话题,为大会作了生动活泼的讲座。
这习俗包括父母孩子一同的游行,也表达三贤士的代祷,及基督的祝福;同时也藉这机会,为穷人和福传,收集礼物或献仪。4.为远方旅客提供关顾,无论他们是否基督徒。热心敬礼鼓励关爱和包容的精神。
共融的问题,以及福传的问题——是自己搞自己团体的福传?还是大家一起进行福传?
——访香港公教教研中心徐锦尧神父7月,香港公教教研中心的徐锦尧神父为信德文化研究所与河北女修会会长联合会共同举办的福传培训班授课,本报记者(以下简称记)对徐锦尧神父(以下简称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