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遁入旷野 与主相遇(七)
2008-03-29

我们不少人都可能有过对自己不满、遗憾、自责的经验,或踏实、平安、缺乏自信的感觉。这些日常生活上的神枯经验一样影响我们的生活、工作、灵修,尤其自己与天主、与他人、与自然万物的关系。

借此做了一次福传
2008-04-09

2008年正月初四,他家养的一头从来不往外跑的小黑牛不见了,因为这里农户自繁自养的小生畜是习惯缚缰绳的,而无拘无束地随便活动,这样长的较快,所以这里的小生畜都是随便跑着。

上主自会照料
2008-05-30

圣经的记载中找不到任何一处描写亚巴郎情愿,很痛苦等等无法接受的情绪。对天主的顺服使整篇圣经在亚巴郎有条不紊的准备中指向祭献的最高峰,即亚巴郎举刀宰献自己的儿子。

逆境中的胜利者(节选)
2008-08-22

他说:“,那是和基督的一种关系。”于是他开始和我讲耶稣的故事,但我的反应是:“嗯,这听起来不错,但不适合我。

先师达乐神父的《饯行》浅析
2025-01-14

至于耶稣这时不带圣母一起升天,另有深意,此处表。再看颔联、颈联对的相当工整:“草草”对“凄凄”“开樽俎”对“听子规”。“饯行”对“惜别”,“慈母恋”对“圣徒随”。

修院、教区与堂区在圣召培育过程中的相互影响与合作
2010-12-17

基督徒青年也例外,他们亦有这种物质享乐的倾向,因而认为在今日中国弃俗修道根本没有前途。很明显,这种社会因素是圣召来源的一大阻碍。

教宗方济各2023年11月29日公开接见教理讲授
2023-12-07

因此,它将人类伟大的愿望寄托于时常贪婪的经济逻辑,此逻辑的生活愿景抛弃了那些生产、努力超越有限事物的人。

周守仁主教2024年复活节文告:传递希望的陌生人
2024-04-03

面对遭逢经济景、经历各种公义、又或被边缘化的人,我们如何通过陪伴、共同努力以及相信协同善意的力量,为他们带来希望?

庄稼多工人少
2017-05-24

耶稣总是慈悲为怀,关注众人疾苦,为他们治好一切疾病,一切灾殃,我们却常会乘人之危,借此为自己谋取名誉和利益:他一见到群众,就对他们动了慈心,因为他们困苦流离,就像没有牧人的羊,我们早已习惯对他人的穷困灾难熟视无睹疼不痒

教宗方济各2025年1月15日公开接见教理讲授
2025-01-22

这绝非仅仅是社会污点,,这是邪恶!且严重违反天主的诫命。没有哪个孩子应受虐待,哪怕只有一个也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