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地说:奉献指满怀感情为他人服务,做出贡献,是不计回报的无偿服务。圣经训诲天主子民要十一奉献:凡土地的出产,或是田地的谷物,或是树木的果实,十分之一应归于上主,是献于上主的圣物。
虽然屈辱痛楚难以在心头消弭,但他谨守宽恕他人就能得到友谊的主训,从未计较那些陷害折磨过他的人。他与母亲含辛茹苦将八个子女哺育长大,成家立业。
在福传他人的同时,武玛丽并没有忘记对自己家人的福传。原来,武玛丽嫁入婆家时,公公和奶奶都不奉教,婆婆是一个虔诚的教友,她为了让儿子在信仰上走得稳当,就找了一个教友儿媳。
因此,当我们的良心谴责我们的时候,我们就需要反省自己在哪些地方伤害了自己、伤害了他人、伤害了天主。我们知道了自己在哪些地方犯了错、犯了罪,就真的需要与主与人忏悔自己的罪,与人与主重归于好。
因为,用基督的心去爱的人是不会在乎个人利益的,而只为天父的光荣和他人的利益。这就是跨越疆域与文化,传及各族人民、直至天涯海角的传教活动取得丰硕成果的秘密所在。
最后教宗说了两点很有力度的事:走出自己为在祈祷中与耶稣相遇和走出自己为与他人相遇。我想要一个传教的教会、不要太安静的,要那美丽的前进的教会你们要这样为教会做出贡献:走在忠于耶稣的道路上。
我对上川岛的了解是近十年通过阅读圣人传记及他人的朝圣文章获得的:上川岛成为朝圣地已有几百年历史,她是中国第一处朝圣地。
正如在《蜡柱:郑公爵铭神父事迹》一书的前言中所说的那样:“‘蜡柱流泪洒灯台,光热遗世动乾坤’,是郑公送给学生的两句话,却正好是他一生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的写照。”
我们只有把自由当作彼此分享、共融的东西时,我们才能拥有这个自由;只有当我们与他人彼此生活在正当的关系中时,自由才能获得发展。只有当我们按照真理和天主的圣意生活时,我们才生活在正当的状况中。
有位老神父教导我说,不要把讲道台,当成训斥他人的地方。应该理解教友的过错,有耐心地循循善诱他们,如同基督善牧一样良善心谦。这对我来说很有教益。不管是在哪里,每次的讲道都是一个很好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