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如能得到适当的爱与帮助,他们就会成为缔造和平的人,建立一个友爱团结的世界。年轻人以他们的热情和年轻人特有的理想主义,可以在成人面前做希望与和平的“证人”及“导师”。
“走出去;见证信仰为福传;踏进来;感悟主爱示忠怀。”
是一个慢慢从外在进入内心的认识:前5年注重成就(盖堂数目、领洗人数)、再5年就要小心人际关系———人会有空虚感,但人与人之间千万不要互相利用;不要过分依赖个人,特别不要欺骗自己,发觉爱一个人时要和第三个人分享
我们基督徒不是蒙召去指责人,不是蒙召去清理社会,而是蒙召去爱护人、提升人、在天主的爱中圣化家庭和社会。作为基督徒,首先,我们要看到人身上的善,发现人生命中的新希望。
一个人和一个团体喜乐的原因,不一定是事事顺利,心满意足,而是超越万有的上主天主喜欢自己,爱自己,上主将要来到自己的家中。充满希望的人,喜乐是溢于言表的。
这种分别不是喜新厌旧,而是天主对人和整个受造物的爱的延续,是更爱人的具体表现。
如果我们要引领那托付给我们的教会,就必须让自己在深处被耶稣善牧更新,好能全然与祂的圣心与爱的奥迹相契合。「望德不叫人蒙羞」(罗五5)。我们曾多少次听教宗方济各重复圣保禄的这句话!
祂的一生都是为爱而彻底奉献自己的行为;因此,祂喜欢与门徒和群众在一起,能够了解他们。这意味着祂分享他们的渴望、他们的困难,以及影响他们心灵和生活的事情。
吴神父说:我只是一个普通的人,但天主在我身上反射出的爱是特殊的,这种爱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我做的一切都是在施行天主的爱,我愿意把我的爱传递给更多的人。
爱德是全德的联系(哥3:14),爱是一切行为的基石。敬爱的老主教,一生和蔼可亲,真诚善良,关心广大神职人员和修女们的吃穿、身体状况,经常资助贫病者,以他的爱温暖着破碎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