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说,没有信德,一切大公运动就会沦为出于公益而达成的一项社会合同,而梵二大公会议的逻辑却截然不同。
而修士的父母渐渐也变得信仰冷淡,和教友聊天,便说当今教会多么乱、多么虚假等等。从这里可以看出,这位修士离开修院的原因之一,内心对教会产生了偏见而心理扭曲,父母又受其影响。
孩子长大后离开了大树,当他回来时,大树开心地呼唤孩子过来攀爬树枝、采摘果实,但孩子告诉大树,树上已经没有果实了,而自己现在正发愁盖房子。大树于是叫孩子砍下自己的枝蔓去盖房子。
常以上面两句格言反问自己,不仅能够使我们时时事事联想到基督圣训和信仰精神,更能促使我们在美丑善恶是非对错相互交织的人生旅途中审慎选择,去芜存菁,除劣留优,进而获得防患于未然的特殊效果,最终使自己的思言行为少出差错而逐渐趋向完美无缺
「在教会内的共融」是一个有意思且历久弥新的主题,因为在这主题内论及了初期教会遭遇的所有问题,而这些问题是我们今天可能会遭遇的。
太多时候我们只把重点放在释经者身上,但是圣言诵读却使我们反省核心其实是天主圣言:天主发言,而信友聆听。诵读圣言不是学术性研究,也不是礼仪问题,首要的是精神态度。
在某些地方,圣像和塑像会从圣堂中移走,而不是简单地盖住,特别是圣周四以后。十字苦像遮掩到圣周五的礼仪完毕后,而所有其他的圣像是在复活前夕弥撒之前除去遮盖物。十四处苦路像和彩色玻璃向来不需遮盖。
他说:在那些为表达亲切致意而伸出的一双双手上,在那些兴高采烈的面容上和那些欢欣的叫喊中,我领悟到墨西哥基督信徒顽强的望德,尽管他们处在暴力的艰困时期,这个望德仍在心中燃烧。
他的大部分朋友都认为他可能在发疯而远离他。有好几次,他考虑要收回他的诺言,但他仍然尽一切可能地继续向人们讲述这个改变他,并使他充满平安和喜乐的好消息——福音。
写博客,在各大网站接连建六七个博客,搜肠刮肚地写,东抄西转、左粘右贴,为点击率几千、几万而激动不已,最后曾经煞是热闹一阵儿的博客、空间也都成了死谷、荒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