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当日参与庆贺及弥撒的情景仍历历在目,这里我愿意与大家分享。罗马初期教会在300年教难中,无数基督徒舍身致命,为信仰作见证,圣女依搦斯便是其中之一。
阿美和阿青能以智取胜,是因为她们“敬畏上主”,常与生命的奇迹接触,使她们与生命之源有一种直觉式的契合,使她们能分享天主的智慧、情怀和做事准则。
最后,也希望借着行哀矜,使四旬斋期成为与兄弟们诚恳分享我们所得到的恩典,以及关注最贫苦和遭遗弃的人士的需要的机会”。
因为所有信友,由于洗礼而分享了基督的司祭职,有权利和义务和神父一起举行弥撒。如今新法也强调:“在弥撒中,全体信徒,或为圣职人员,或为平信徒,各按自己和所负不同礼仪的职务共同参与。”(899条2项)。
想不到,近年来一些带有“复古性”的祈祷聚会,受到许多堂区的欢迎,例如“家庭玫瑰经”聚会就是其中的一种,进行的方法是聚集信友于某一家庭内,一起公念玫瑰经,这种祈祷聚会能使信友透过祈祷与生活分享,彼此增进教友间的情谊
近日,偶翻杂志看到一则故事,深受感动,特想与主内的兄弟姐妹一起分享,希望大家都有所感悟。1989年发生在美国洛杉矶一带的大地震,在不到4分钟的时间里,使30万人受到伤害。
基督的降来是为了带给我们真光,使我们分享天主的永恒生命。每个教友家庭、教会团体以及圣堂中均适于在将临期开始布置一个将临圈。圣诞马棚(槽)圣诞节在教堂、家庭中张搭马棚是本节日的显著特色。
生命的存在与活着的意义就在于分享而不是自己苟活。
第13至14节又说,“你们岂不知道为圣事服务的,就靠圣殿生活;供职于祭坛的,就分享祭坛上的物品吗?主也这样规定了,传福音的人,应靠福音而生活。”
我们只有甘心背负他所赐给我们的十字架,才会跟他一起分享深厚的持久的意想不到的平安与喜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