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教会生活来说,这是个特别的一年;一如教宗多次亲口强调的,这是上主广施「慈恩的时期」。
当天下午我们将以主的晚餐弥撒展开纪念基督受难、死亡和复活的逾越节三日庆典。这是整个礼仪年的高峰,也是我们基督徒生活的高峰。逾越节三日庆典从纪念主的最後晚餐开始。
每个星期日,全世界十几亿人到教堂举行弥撒圣祭,唱诗赞美,歌颂和敬拜他,我们炎黄子孙的中国人越来越踊跃地亲近他。耶稣生前寂寂无闻,死后却影响着整个人类历史。
这期间,母亲请神父与我沟通,遭我唾骂,请神父在家为我做弥撒,我撕毁圣像。成天就是行尸走肉、到处游逛,从一个发狂发飙的大学生,沦为遭人讨厌和唾弃的精神病人。
直到圣教开放,妈妈每天打扫教堂,爹爹布置祭台,主日敲钟、接待前来送弥撒的神父及过主保瞻礼的外地教友等等。在父母的潜移默化下,孩子们信仰的根扎得很深很深。
并编写了多种宣讲天主教教义及宣扬表彰好人好事的小册子,在主日弥撒结束后,散发给教友们。他编写的工具书有:《外贸经济英语用法词典》。
对这位老前辈,我有说不尽的是尊敬、感谢、感激……记得当时在我发初愿的弥撒一结束,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望神师梅神父,并与老人家留下了这张终生难忘的合影。”
在这里,我接受了教会的基础教育,举凡经言要理、弥撒礼仪、国语、拉丁语均有涉猎。我在私塾读过的《四书五经》也派上了用场。
我们应该将所有注意力放在耶稣身上,因为他就是天主对我们的救恩计划。他也帮助我们来认识自己。我们的信德告诉我们不但见到他的人性,而也要见到他的天主性。
15岁为教堂打面饼,供弥撒中五六百教友领圣体。本堂神父觉得这孩子诚实,常委托他做一些堂里的事。他说:“我从小就对教会有感情,几乎长在教堂。”20岁起在村大队当电工,工作勤奋,认真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