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巧遇怀着同样想法的黄家村梁启程及营头乡新寨村卢宗银教友。我三人不约而同认为乃是主赐佳缘,于是一起踏着尚有积雪的山路,拾级而上,满怀悔罪真情及热泪,共同诵念玫瑰经、苦路经,直到十字圣山山顶。
教宗指出一种值得效法的生活模式,即耶稣会士们在17和18世纪时在这块土地上为原住民建的聚居村,使他们能够在那里平安生活,并且自成一体。这些聚居村以福音为核心。那里没有人挨饿、失业,也没有文盲和欺压。
》资深记者的张平宜,2003年自动放弃百万年薪的工作和原本衣食无忧的优越生活,而投身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致力于大营盘麻风病人子女的教育,为让那些与世隔绝的孩子能够尽快融入现代社会,成为隐形村落麻风病村孩子们的台湾妈妈
在915绿色之声主持人李明教友的联络协调下,学雷锋私家车队的13辆车驶入刚刚迁至前进村的河北进德老年之家,将该院的15位老人送到北国先天下金棕榈电影院,每位老人都有一位大学生志愿者陪同,一起欣赏电影《梅兰芳
学校派人专顾茅庐,在平遥县道壁村一间8平方米的茅屋里,找到了正在喝玉米糊糊的田志康博士。于是聘请回校。那天我正巧有事到了系办公室,遇到了这位新聘的教师。我好奇地翻了一下档案,竟是一位神父!
该书是日本圣衣会奥村一郎神父著作,由芎林的一位修女翻译。奥神父于八十五年前生于佛教家庭,廿四岁毕业于东京大学法律系,次年领洗,三年后加入圣衣会。
鲍斯高神父的这项预言也传到了附近各乡镇,引起了议论纷纷,有的甚至作为笑柄,尤其是格辣那村的居民,打算在庆节那天举行一个公开舞会,以嘲笑鲍斯高神父的预言落空。庆节前的那三天,每天都烈日当空,炎热难当。
还记得刚到康复站的时候,有一次,看到一位修女带着从边村来的小女孩诺诺走到特教一班(一班大部分是从边村来的特殊小孩)时,呼啦啦诺诺瞬间被包围了,他们有的拉拉诺诺的小手,有的摸摸她的衣服,另一个女孩干脆捧起诺诺的脸
老朋友与我同龄,大名李俊阳,家住陕西乾县马连村,因父母皆是教友,从小即接受洗礼。
当时我们工作的地方位于两幢相连的独立村屋,那里是乐神父和苏志仁神父(FrRonaldSaucci,1935-2016)的宿舍,他们借出部分地方给我们作办公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