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他同时也对这妇人动了怜悯的心:她好像屈服于自己的苦命,甚至没有试图求饶或为自己辩护(譬如:为何与她一起犯罪的男子没有受到审判呢?)。
天主的审判确比人的好!福音故事就在这里打住,但可以想象,主耶稣那天俘获了一个罪人的心。她会悔改的做一个好人,甚至做一个圣人!吸引她的不会再是罪恶而是慈爱的天主!爱天主将变成她余生向前进的动力!
主耶稣今天自称的「人子」〈卑微的人群中的一份子〉,就是日后他坐在审判座上时的自称〈玛二十五:31〉。在希伯来书里,我们读到:「以坚忍的心跑那摆在我们面前的赛程,双目常注视着信德的创始者和完成者耶稣。」
在他的临别赠言当中,基督最后一次以命令的口吻要求门徒们去彼此相爱(若13:34);到了末世的公审判时,基督又以爱作为审判的准则(玛25:31-46)。
周围背景是黑色的,我周围所在地方是白色的,那种白不是地球上的白云和棉花糖那种白,在地球找不到的那种白,白的难以用语言和任何文字能夠形容,白里透着圣洁的光芒,白里透着平安和温暖,更刺透全身,深入骨髓一样的审判
鬼虽离世却惦怀世上的亲人,与那位身陷地狱的富人一样,怕自己的弟兄们重蹈覆辙为富不仁,请求亚巴郎派那个叫花子拉匝禄,返还阳间传递冥界确有天堂地狱之分的信息以警告家人的事如出一辙。
因为相信有施行审判的那一位,所以心存敬畏。另外,白岩松谈到人类物质得到富足之后,会选择一条道路,而相信真诚、友谊……这些事物可以带给人们幸福。
而凡是上主掌权的地方,我们就不会受制于人们加诸在我们身上的权力、期待与要求,也不会被他人评断和审判。在这里,我们是一个整全的人。这里没有人可以伤害我们。
他们亲眼目睹了耶稣在晚餐后被士兵抓走,被审判,被定刑;他们远远近近地跟在人群中,极度恐惧地观察着耶稣被鞭打、被戏弄、被辱骂;他们看着耶稣背着十字架一路蹒跚到了髑髅之地;他们观望着耶稣钉死在十字架上;他们清清楚楚看到耶稣的遗体在日落前被卸下
我们怎样爱了别人,我们也就是决定了自己将获得怎样的审判,得到怎样的爱。我们若认真观察,就会发现一个连贯的逻辑:我们以天主对待我们的方式对待弟兄,天主就会以我们对待弟兄的方式对待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