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追求镜子的时候,一定会造成分裂,正如初期教会的许多基督徒,因为把自己的信仰建立在给自己传道、领洗的宗徒们身上,所以形成了种种派别。有的支持保禄、有的支持伯多禄,还有的支持阿颇罗。
格林希尔兹强调了“通过对话来克服分裂”的重要性,说:“我愿意告诉你们苏格兰的一个小经验:我的国家在宗教方面分歧很深,发生过恐怖的暴力、可怕的分裂,然后我们苏格兰教会和天主教会之间展开了对话的进程,去年达成了一份友谊宣言的签署
面对当今世界的分裂与冲突,我们需要玛利亚的转求更为迫切。中东的战火、非洲的饥荒、欧洲的身份危机、美洲的政治极化、亚洲的领土争端……这些都需要超性的干预与人心的皈依。
雄辩家、哲学家,其著作被誉为拉丁文的典范;西彼廉(200—258A.D.)殉道者圣人、迦太基主教,纪念日为九月16日;厄拉斯木斯(1466—1536A.D.)荷兰鹿特丹人,人文主义者
将要任命新教宗的118名枢机主教中几乎所有人都是由本笃十六世及其前任若望·保禄二世任命,两位教宗都是坚定的传统主义者,很可能下一任教宗也将遵从他们的看法和教义。
不仅教友知道,外教人知道,就连反对天主教的无神主义者也知道,甚至对圣方济各大加赞扬。马列主义的创始人恩格斯居然说:如果每人都和圣方济各一样,世界就不需要革命了。
这一切始于1991年,伊斯兰主义者在立法选举中获得广泛认可。为了避免他们在议会中成为多数派,进而建立一个伊斯兰共和国,选举结果被取消;1992年1月几名军官发动了政变。
的确,在20世纪的无神主义者的迫害中,基督徒遭到了暴力镇压,主教、神父、修会会士和平信徒被杀害或被剥夺自由。
有些社会上层,为了种种个人目的,当用权力达不到目的时,一般就采用宗教和权力两种手段相结合,利用宗教挑起冲突,造成普通社会个体的分裂,以从中取利。基督教自产生以来,其对社会的作用可以说一言难尽。
前面朝觐的主诞大殿以及耶稣升天堂等都是同样的境况,虽然对世界各地的朝圣者并没有设卡麻烦,畅通无阻,不是修女的解说甚至难以发现这个境况,但是却使整个教堂建筑变得有些不够统一和谐,想起保录宗徒的那句质问:基督被分裂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