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里行间都飘溢着谦逊的芳香,如果我是一块砖/甘愿让主随意搬迁/无论放在哪一边/我皆满心喜欢/主若将我置于圣殿的顶端/我绝不忘记自己的微贱/也绝不敢骄傲自满/因为这是主的圣手/将我携上了高天/主若将我放在圣殿的地面/我绝不痛苦呻吟叫屈喊冤
通常,在我们健康、舒适时,很容易忘记他人(但是天主父绝不会如此):我们不关心他们的困难、他们的痛苦以及他们所承受的不公义……。我们的心日趋冷漠。
史怀哲认为,天国的来临与默西亚的痛苦是不可分的。要宣讲天国就必须宣讲痛苦,因为痛苦使人回忆末日的灾难。
到那时候,孩子痛苦,家人估计更痛苦。所以,虽然孩子少了,父母与家人却不应事事随着孩子。该遵守的时间和规矩,对他人的尊敬和关爱,与同学友伴的谦让等,这些都是孩子成长中必不可少的课程。
孤独是很折磨人的痛苦,可是,人感到孤独,并非纯粹因为形单影只,而往往是因为感到没有人关心自己,在意自己。
书中那位内心撕裂痛苦的女士古拉雪卡跟阿约夏说,她在他身旁时,感受到自己是纯洁的。在他身旁,她不会感受到被评断,因此她在内心撕裂痛苦中,依然能够相信自己的纯洁。这让她不会放弃自己。
纪录片也包括德日进侄子亨利.杜帕萨热(HenriduPassage)的见证,回忆他叔叔经常遭受天主教圈子摒弃的痛苦经历,尤其他在一九四七年的罗马之行后,其痛苦更甚。
的确,非洲为了残酷、无止无休、又经常被遗忘的战乱忍受着无边的痛苦,这些战乱蹂躏和血染了一些国家;非洲也为越来越多的子女成为饥饿、贫穷和疾病的猎物而痛苦。
至于最痛苦的时刻,就是最近去兰佩杜萨岛(意大利最南部)探访那一次」,它是无辜者的痛苦象征(他说,移民在离岸还有几哩被遗弃,他们要自己想办法抵达陆地)。」面对这些事情,个人的问题已属次要。
教会会不停地「鼓励她的子民,在这痛苦的情况下,以其它方式设法亲近仁慈的天主……直到他们培养出所需的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