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本笃十六世于7月7日颁布“教宗(SummorumPontificum)”手谕。这道手谕将在今年9月14日生效。手谕确定:1970年保禄六世教宗颁布的罗马弥撒经书是拉丁礼天主教祈祷法则的常规表达方式。圣
印度德肋撒修女不但创立了仁爱传教女修会,还有男修会。我曾与他们会的一些神父同学。
大寨的教友们早在去年,我就和山西阳泉的本堂范常亮神父讨论过择时采访昔阳地方教会事宜。今年5月4日,趁着五一长假,我和信德之家的几位神父修士便前去参观采访。
说起堂区的组织建设,不少神父教友有片面的认识:组织建设是社会上党政部门的事,是世俗的;堂区工作只要凭着热情和虔诚,神父讲好道,行好圣事就够了;也有的认为组织工作不属神,是强调人的力量而忽视天主的能力。
它的内容很多,约略可分两类:一类是属于个人言行德表方面的:诸如教友要活出基督爱的精神,在社会人群中要立好榜样,处事为人要讲仁爱宽恕,待人接物应该温和善良等。
为了让我们特别重视超性爱德的实践,主耶稣曾在公审判的训谕中非常清楚地指出了他在日后审判时所厘定的赏罚标准,就是对自己身边兄弟姊妹的态度,究竟是对他们的痛苦灾难表示同情怜悯关爱?或是麻木不仁无动于衷?
教宗向这些执意大利经济牛耳的人士说:“你们的心愿使我想到正义与爱德之间的关系,这个关系我在《天主是爱》通谕的第二部分中已经予以特殊的探讨反省。
在人世间的更迭和教会的软弱中,总有失落信德、爱德和友爱的危险。为此,一个相信爱的教会并愿意在这个教会内生活的人,他有明确的义务承认这个危险,同时接受他不能与远离得救的人共融的事实。
在由圣若望保祿二世于1986年10月27日在亚西西发起的世界和平祈祷日之后,圣艾智德团体回应了教宗在那次历史性跨宗教的会晤最后的邀请:继续传播和平的讯息和亚西西的精神。
为能真正与耶稣相遇,我们必须持有三种态度:警醒祈祷、施行爱德和欢欣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