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担任会长,多年为教会操劳;有的成为大企业家,经常捐助教会;有的常年外出广传基督福音……不幸弃世950年夏,父亲赶着三套马车去太原北郊风声河给太钢拉运石灰石。
1966年文革开始,所有的神职人员、修女、重点堂口会长都是斗争的重点,王马窦教友以腐蚀毒害下一代、包庇反革命罪被逮捕,在高陵县通远镇召开公审公判大会上,被判有期徒刑8年,那时他只有19岁,是公判大会人员中最年轻的一个娃
最后,大家分为三组,在会长教友的带领下,前往十户贫困教友家看望并为他们送上米和油。与他们聊天关心他们的生活,也为他们唱歌并祈祷。
北墙上的一幅桂木木雕,名为“耶稣会士在首任会长前发愿图”。南墙上是一幅泥塑,泥塑名是“圣依纳爵善终像”。二幅雕塑都完成于19世纪50年代,距离今天已有150余年历史。
也感谢培育我的修会会长、院长、导师以及同会姊妹、亲戚朋友对我从事心理安抚方面的鼓励、支持、祈祷与帮助。我愿把所有这一切化作前进的动力,继续专研心理学,为更多有需要的人排忧解难。
这话传到病房里,段渤、养老院义工杨大姐、河间市教会会长吴广学和卧佛堂爱心人士刘军英等人当即表态:“算我一个。”结果,为她手术签字的人一下子增加到6个。手术医生问:“写什么名?”
当晚在会长魏林虎家的热炕头上,我询问关于办夏令营的事,夏神父感慨地说:“大陆教友,信仰出现断层。文革前后出生的中年教友,对教会道理认识肤浅,信仰淡漠,孩子受他们的耳濡目染,也是信仰冷淡。
据老会长讲:当时镇上有近五百户人家信奉天主教,教友近三千人。文革中,教堂被改做五金厂,至今已残破不堪。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教友流失很严重。
后来,我又去了一些教堂,与一些教徒和新移民有所接触,了解到一些加拿大教会的情况,感到各地的教会和教堂仿佛是加拿大的一个民间社会服务网络,它们不仅使人们的精神生活有所依归,而且给许多特别需要的人提供了广泛的援肋和支持
“因此,一个新的家,新的城市、新的世界就从马厩,从外表静静地成长起来。耶稣圣诞的讯息叫我们看出关闭的世界的黑暗,这样的黑暗毫无疑问地显出我们每日所看到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