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感染的办法,是避免“飞沫”及其接触过的东西,故带口罩、勤洗手,尤其应避免受污的手指接触眼、鼻和口。而且,这种严重疾病,至今,全球各地尚无特效药物可以治疗。
教会通过每年的将临期邀请我们反省自己的信仰生活为迎接基督的圣诞。圣诞节,我们或许只是注意于圣诞山洞中圣家的角色,往往会忽略了其他人物。
前几天在读到荡子的比喻时,不仅被父亲的慈爱,小儿子的忏悔所感动,而且也为大儿子的态度所羞愧,因为在他身上,映出了自己的影子。和很多兄弟姐妹们一样,我出生在一个老教友家庭。
教宗特别念及妇女和母亲难民,她们忍受这些痛苦是为了确保她们的子女拥有未来,能过上好生活。教宗强调说,这些具有难民身份的人常常被迫在窘困中生活,无法开始一个有尊严的生活。
无论在哪种情形中,他本人及他的听众都必须面对一个同样的问题:如何宣讲或理解司铎职?
12月24日平安夜,济南教区洪楼教堂在庆祝主基督2014年的圣诞时,一如往年呈现出教外参观人数的最高峰。夜幕降临之际,整个圣堂内外不断出现着人如潮涌的局面。
值此新冠肺炎疫情流行期间,当地教堂只允许接受25%的容量的人们进堂。这样无论身在美国,还是位于世界各地的朋友都无法前往现场,只能在网上或在当地的追思礼仪中参与,送其最后一程。
《天风》杂志主编梅康钧在中国教会圣经事工展中国教会代表团的答谢晚宴上梅康钧牧师(右)向黑穆斯特拉牧师赠送礼物摘要 本文拭以社会学层面,分析宗教期刊在社会情境行动中传播责任及其定位,促进更多的受众认知宗教置于社会
当时我还很年轻,真的无法接受那突如其来又无尽期的磨难——昔日活蹦乱跳,凡事不求人,对生活充满浪漫憧憬的青年,一下子被整日困在床上,连翻身都要靠别人,而且,身体的疼痛,一个又一个的并发症,时时啃噬着我将灭亡的生命
在我们许多神父的观念里,似乎只有教友才是我们服务与关爱的对象。有位中国神父到美国访问。习惯性的问美国的一个本堂神父说:你们堂区有多少教友?神父回答说:每个人都是天主的子民,都是我服务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