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的受洗(参阅路3:21-22)就是这点上一个典型的例子。经过在纳匝肋多年的“隐蔽生活”,耶稣以一个高度的象征姿态,来开展祂的公开生活:没有任何罪的耶稣,将自己沉浸在约旦河那肮脏的水中。
(路22:32)伯多禄的故事,也是我的故事,我相信亦是你的故事。不管我们的过去是多么可耻,复活的基督再次用祂初次召唤我们的话向每位说:“跟随我吧!”而这一句,亦是《若望》福音中,耶稣最后的一句话。
对我们修会团体来说,这是为实践我们的圣女加比大日和日路撒神恩的实际机会。每一次相遇、每一次新的关系都是与天主的重要约会,祂向我们启示了祂的一些事、祂的爱的计划、祂的美善,以及祂的痛苦。
四部福音都没提到任何石柱,但是三部福音一致明确记载,基督受了鞭刑(参阅:谷十五15;玛廿七26;若十九1),而圣史路加则是泛泛地提到惩罚(参阅:路廿三22)。
受基督显现给“厄玛乌二徒”的启发(参路24:13-35),愿你们知道如何在祈祷和反省中找到耶稣,并且,正如厄玛乌的旅行者所经历的那样,愿你们的心灵为只有至圣尊师火热才能唤起的渴望、激情和确定性而燃烧。
“天主把心高气傲的人击溃;他从高位上推下权贵,却提拔了弱小卑微”(路1:51-2)。甚至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也亲自见证了这样的剧变,也就是暴政的崩溃。
教宗强调,加入这道光的行程“就是走十字架的路,失败、痛苦、不被了解,甚至被轻视和遭受迫害,但也有在服务中深切喜悦的经验和来自与基督相会的莫大安慰。”
读经一:列下五14-14读经二:弟后二8-13福音:路十七11-19常记得以前看过的两句很实用又很感人的句子:当你需要帮助时,祈求天主;当你不需要时,感谢天主(Whenyouneedhelp,askGod
父亲去世后,他的母亲带他回罗马,在这里学习修辞学和法律,准备将来走当官的路。公元三七零年,学成的盎博罗削被派往意大利中北部的艾米利亚-罗马涅区省和利古里亚省当省长。他的行政公署就设在米兰。
(路5:4)这句话今天还在我们耳畔回响———邀请我们感激过去、热衷现在、胸怀未来:“耶稣基督、昨天、今天、直到永远、常是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