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在华盛顿主持了册封胡尼佩罗·塞拉神父为圣人的弥撒。关於这位加利福尼亚宗徒,教宗表示,圣人指出了喜悦的道路——前去与他人分享基督的爱。
基督曾说:“你们观察一下田野间的百合花怎样生长:它们既不劳作,也不纺织;可是我告诉你们:连撒罗满在他极盛的荣华时代所披戴的,也不如这些花中的一朵”(玛6:28、29)。让我们跟随基督赏花去吧!
明代入华的耶稣会神父在翻译天主教经典时,新创出“天主”一词为造物主Deus的译名,为传教的方便与效果,将中国先秦典籍中的“天”和“上帝”译作天主,耶稣会士白晋、马若瑟、傅圣泽等认为“在中国古书中闪耀着天主教某些主要信条的痕迹
也不知道为什么,那堂课是办学习班来感觉最成功顺利的一课,因为学生们对主的热忱明显高涨,一下课就有很多人马上找神父办神工。
传教属于主教、神父和修女,圣经更是神职人员的专利,以至于平信徒的脑海里,根本就没有传福音、学圣经的想法。梵蒂冈第二次大公会议,掀开了教会崭新的一页。
虽然只有一个月,但还是感受良多,受益匪浅,下面是我简略的一点分享:1、在公教教研中心,既是父亲又是母亲的徐神父,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们:要时常活在恩宠状态中,努力学习中国文化及一切知识,用立体的人生观使信仰与生活整合
五月十一日这天,教宗在巴西圣保罗有两项主要活动,先是在火星广场主持卡尔旺神父宣圣弥撒大典;下午则在圣保罗主教座堂会见巴西全国主教近四百三十位。然后才离开圣保罗此地。
14日上午,在伊拉克北部的卡拉姆莱斯村,拉霍总主教的葬礼游行队伍由巴格达总主教区辅理主教史莱蒙•瓦杜尼,以及摩苏尔天主教西罗礼节的总主教乔治•卡斯穆萨两人率领。
圣约瑟夫教堂是在1876年爱尔兰人和德国人大量移民到纽约的时期,由一个德国人小团体建成的,并得到耶稣会神父和后来成为美国第一位主教的麦克柯罗斯基总主教的鼎力协助。
一个暑期,我到宜山天主堂,坐堂林先生(相当于执事,神父的助手)那里,将情况告诉了他,他给我一本《证明天主实有与灵魂实有》的书,我花了一个暑假时间,将其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