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地道、纯粹的江南墨面(底层贫民)渔民基督徒的后裔,在一个类似苏州地区灵修中心的乡村宁静之地,我有幸结识了姜原来老师,深感相识恨晚。他分享的认识和作品,让我对华人基督徒精神史产生了颠覆性的认知。
建堂在我们教会是一件很常见的工程,也是一件很值得高兴的事情,因为一座新圣堂的巍然屹立不仅彰显着天主的荣耀,也标志着我们的教会在不断发展和壮大。
这次教理研习班是在堂区提出的“分阶段提高教友素质”,“渐进式将教友训练成门徒”的牧民理念基础上开办的。若瑟堂教理研习班采取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宣教模式。
他们自己「安卧在象牙床上,懒坐在安乐椅上,吃着羊群中的羔羊,和牛栏中的牛犊;饮酒作乐,喝大碗的美酒,以上等的油抹身,但对若瑟家族的崩溃,却漠不关心。」
上帝”是如何一次次拯救他于危难之中的传奇经历,每每让我为之震惊和感动,可遗憾的是那些美好的故事随着老爷的逝去而远离了我们,我家的那本《旧约》也被束之高阁……母亲退休后,一位信奉天主教的朋友引领妈妈重新回到了天主怀抱
正因为这是同至尊至高至善至圣的上主面对面接触、无所保留地交谈,所以也该让心思念虑高度集中,不可疏忽外驰,马马虎虎。如果自己言不由衷、口是心非、不知所云,那又怎能希望天主俯听自己的祈祷呢?
然而,身处美丑交融、真假难分、瞬息万变的人世间,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和正确圣善的观点的确是难上加难,加上世俗、邪魔的强烈诱感以及糊口谋生的辛酸烦忧,人也更难向完美高尚的境界登攀。
维泰尔博的主教基亚利内利向该城市政府和市议会介绍教宗这次牧灵访问的活动行程时,称教宗的来访将是一个“结出硕果和令人感到安详”的事件。
花季女孩儿在众人帮助下重获健康爱的力量是巨大的,爱的收获是饱满的,基督的爱在艰难困苦中花香四溢、硕果累累。近日,发生在山西长治的一件感动人心的事在当地被传为佳话。
真的,看了这个故事,让人不免有些心寒,但仍感到欣慰的是,故事中的儿子残存的一丝良知终于被母亲无比的胸怀所唤醒。这就是母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