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的信仰本身是一种静文化的信仰,这点在天主教的礼仪、音乐或建筑方面足以使人心领神会。
1650年被委任为中国耶稣会传教团代理人,赴罗马教廷为中国礼仪辩护,1654年抵罗马,发四愿。在罗马经过5个月研讨,获得教宗亚历山大七世及传信部枢机团赞同,对中国礼仪问题发布一有利的训谕。
圣诞节的礼仪●前夕弥撒“今晚你们要知道……明天早晨你们将要看见上主的荣耀。”(进堂咏)集祷经将耶稣的诞生与他末日再度来临联系在一起,使教友知道,过圣诞节不只是追念过去,也是期待未来。
二是复活节期间,正是农活繁忙的时候,能全程参与圣周礼仪的教友不是很多。而圣诞节在冬季,人们比较清闲。不管怎么说,圣诞节的非凡隆重,参礼、观礼人数之多是不争的事实。
四旬期内,教宗方济各与多位告解神父,参与由宗座圣赦院举行的年度课程后在圣伯多禄大殿主持忏悔礼仪。教宗在礼仪前先领受告解圣事,其后亲自听取7名平信徒的告解。
活动分为三部分:纪念弥撒、揭幕礼和追思礼仪。今天,阴沉的天空默默垂泪,好像被当年9位殉道者为信仰、为正义英勇牺牲的可贵精神所感动。
在祝圣新铎礼仪中,当6位执事在祭台前俯伏在地表示死于世俗活于基督的那一刻,拨动了众人的心弦,尤其是作父母的看着祭台前的儿子,泪水悄悄地滑过面庞,心中百感交集,既有对儿子终生奉献的感动,又有把自己的骨肉全献于主服务教会的骄傲
依照自己的文化举行圣事:在教会内有25种以上出自多种文化的不同礼仪。”
我们不难发现其葬礼的几个特别之处:一、掌声送别本笃十六世追思礼仪结束后,当12位「教宗绅士」将本笃十六世的棺柩缓缓抬起,移步伯多禄大殿,准备下葬之时,广场上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参礼的各级神长教友和各界朋友全体起立
教宗在弥撒讲道中向坐满大殿的神长信友说:“今天的礼仪邀请我们分享天上诸圣人的喜悦,体会他们的欢乐。圣人不是少数受特选的一类,而是数不尽的一群,今天的礼仪勉励我们举目瞻仰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