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们从一开始,就结合着教理和祈祷经文来传递信仰,比如用信经、天主经和圣母经来解释信仰的内容。影响力较大的,是龙华民神父于1602年出版的《圣教日课》和罗儒望神父于1619年出版的《诵念珠规程》。
1134年开封犹太人建立会堂时,其时开封被女真政权的金王朝占领,宋王朝已南逃偏安于一隅,按照纪年习惯,应记为金大定三年,但却在明代的碑记中记载为宋孝龙兴元年,癸未,列微伍思达领长其教,俺都拉始建寺焉。
在病重期间的一天晚上,儿子念完经后从教堂里捡到一张圣像,他走到我的面前微笑着对我说:妈妈,这圣像后面有一句话我给你读一下,一粒麦子如果不落在地里死了仍然是一粒,如果死了会结出许多子粒来。
我微笑着说:我可以告诉你我失去的东西。我失去愤怒、纠结、狭隘、失去挑剔和指责、失去悲观和沮丧,失去了肤浅和短视,失去了一切无知、愚昧,失去了对信仰的冷淡和懈怠。
谨将圣女中文译名,以藏头诗一首,以志景仰之微忱。『圣』德奇葩传天下,『麦』陇风来翠浪斜。『琪』树明霞五鳯楼,『乐』莫乐于还故乡。
盖永历二年(1648),德国耶稣会士瞿纱微在桂林为永历皇室授洗,授洗者有皇太后王氏烈纳,马氏玛利亚(永历生母),皇后王氏亚纳,烈纳母亚加大,妃犹利亚,既而皇太子病笃,永历亦准受洗,命名当定。
所以波兰作家显克微支说:“就连神仙也不是永远知恩图报的,又何况人呢。”(《你往何处去》)所以先贤断言:“报恩之心比什么都高尚。”
在这神圣的时刻,让我们恳求降生成人的主基督赐予我们信、望、爱三德,并使我们获得真正的喜乐、平安和幸福。因为我的灵魂,只有在天主内获得安宁;我的救援和期望全基于天主(咏61:2,6)。
沈文英已出嫁的大姑姐奉了教,经验到了从天主那里得到的平安和喜乐,她看到弟媳的苦楚,就劝她信天主。某天晚上在睡梦中,她听到了一个微弱而十分清晰的声音说:孩子!坚强起来!跟着我走吧!
二十五年前,今日今时,还是在这个教堂,天色微明,旭日初升;教堂内,众信友欢聚一堂,祈祷之声,声声入耳,风琴之音,绕梁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