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跟伊拉克伊斯兰教领袖西斯塔尼的会晤,教宗表示,「我努力牢记著大阿亚图拉西斯塔尼的一句话:人类要么因宗教而互为兄弟,要么因受造而彼此平等。友爱内蕴含了平等,但在平等之下却又窒碍难行。
“有一片云彩遮蔽了耶稣、梅瑟和厄里亚。他们进入云彩时,门徒就害怕起来。”伯多禄、雅各伯和若望理应知道,云彩象征着天主的临在,正如旧约中多处记载(例如:红海、西乃山)的一样。
首个见证人埃格莉亚(Egeria)最先在她的著作《旅程》中谈到鞭笞石柱。她讲述了383年在耶路撒冷的圣周五礼仪:“太阳还没升起;告别后,大家登上熙雍山,在鞭笞石柱前祈祷。”
上主已经叫耶稣从死者中复活,亚肋路亚!当我们心怀这份希望,来面对那些在生命及感知世界中感到哀伤或对良善存疑的人时,便有力量去陪伴他们。
根据传记,圣史若望的长衫当时保存在圣若望大殿的祭台下方,它或许是额我略教宗于592年亲自要求锡拉库萨圣女路济亚隐修院送来罗马的那件圣髑”。
在罗马皇帝瓦莱里亚诺(Vakeriano)迫害教会期间(公元258年),当时的圣老楞左(Sanlorenzo)执事把它寄回自己的老家,西班牙的Huesca。
(格前7:10-11)保禄之所以这样教导格林多教会的理由是耶稣对那些质问他的法利塞人的清晰答复:“有些法利塞人来到他跟前,试探他说:“许不许人为了任何缘故,休自己的妻子?”
但是,反对的人也可以说:旧约中的梅瑟、厄里亚、约纳等先知圣贤所行的奇迹比耶稣所行的更大、更多,他们却不是天主子及人类救主。
梅瑟在接受刻有法律的石版之前,也曾经禁食(参阅出卅四28),厄里亚到曷勒布山上去见天主前,也曾禁食(参阅列上十九8),耶稣像他们二位一样,以祈祷和斋戒来预备自己,好承担在 面前的使命,最值得注意的是,斋戒一开始
在默哀痛苦中哭唱了耶稣苦难圣死的祈祷声中送别了耶稣到阴府去会见元祖亚当,救他出离暗冥的一幕;又怀着对耶稣死后第三天复活的信仰,在沉默苦痛中与普世教会一起度过了那黑暗的圣周五和圣周六之夜,终于在第三天黎明之前,以欢声不绝的阿肋路亚迎来了耶稣的光荣复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