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17:5-8;咏1:1-6;格前15:12,16-20;路6:17,20-26追求福乐是人的自然渴望,然而,许多人却常常牺牲自己的“福气”,企图换取他人所建议的“幸福”,却毫无所获。
在福音的前几页,谦虚和神贫似乎是一切的根源。天使报喜没有发生在耶路撒冷的门口,而是在加里肋亚的一个偏远村庄,这个村庄如此微不足道,以至于人们过去常说:“从纳匝肋还能出什么好事吗?”(若1:46)。
在其就任前,我们不妨从侧面综合了解一下这位未来基督徒总理的信仰生活。来自热心教友家庭卡尼出生在加拿大一个传统的爱尔兰裔天主教家庭。其爷爷奶奶来自天主教国家爱尔兰西北部的梅奥郡。
然而,我们人这一美丽的维度,性的维度,爱的维度,并不是没有危险的,以至于圣保禄早在《格林多前书》中就不得不处理这个问题。
天主真正伟大的隐秘尺度继前两场的默想,帕索里尼神父省思了惊讶的门和信任的门之后,现在勉励在场者跨过“柔弱”的门槛:这是进入天国的钥匙。
我们常常只是在门坎前停下脚步;我们没有勇气越过它,因为它要我们自我检讨。要进入那扇门,就需要往前走一步、是需要有所牺牲的,将争执和分歧置之脑后,为要投入圣婴——和平之王张开的双臂里。
在88岁高龄去世前,只有一个多小时的昏迷状态,而且是在医疗团队和神长们的守护之下安静地离开,方济各因上主的恩宠助佑而获得了善终,为其终生的执着信仰追求和圣善人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然而,如果我们像这两位虔诚的老人一样,一心侍奉天主,祈祷在天主前善尽责任,惊喜的恩宠就会满盈我们的生命。生活不会常常按照我们的梦想去发展,而是慈爱的天父在引导我们前行,并赐给我们超出想象的惊喜。
今日我们每位教友也是“圣神的殿”(格前6:19),应当使自己的生命成为“馨香的祭品”(弗5:2),用信德、爱德、洁德作为祭坛、香炉、帷幔和盆,献于天主。
——教宗方济各6月3日在弥撒讲道中强调堕落的人会做伤害教会的事在天主前诉说自己的痛苦不是罪过,而是到达上主的真诚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