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外矿工家属们居住的希望营在被困期间,矿工奥玛·瑞格达(OmarReygadas)的三个子女一直守候在矿井附近的希望营内,而且还坚持写日记,每天与他们的爸爸通纸条,后来他们把自己的日记给了英国
同时,德国、澳大利亚、英国、美国和法国等国明爱及合作伙伴向进德公益发出慰问信息,并希望同中国天主教神长教友携手合作赈灾。
1990-1993年间进行的一项国际性调查表明,“在受访者中,认为自己是‘信仰宗教的人’,美国为82%,英国为55%,联邦德国为54%,法国为48%。
——英国科学家虎克给牛顿的信中所言!——摘自网络
中国已经同几个最主要的国家和地区签订了人文交流机制,即中国和美国、中国和英国、中国和法国、中国和俄罗斯,然后再加上中国和欧盟。我们始终强调:发展中外世界关系的三大支柱是政治互信、经贸往来和人文交流。
当大地震来临,中国、美国、英国、瑞士……不同语言、不同肤色、不同国家的国际救援队本着人道主义精神纷至沓来,他们冒着余震、海啸、核辐射的重重危险,克服寒冷、饥饿、潮湿等种种困难
一名住在首都的英国记者说:「政府最近似乎愿意承认基督徒,部分原因是为了把他们纳入宗教条例之下。」「只要基督徒不干预佛教文化,不丹人与基督徒相处并没有问题。
强调当传道员也是召叫,他曾为家人的前途而移民英国,牺牲了陪伴家人和服务教会的机会。一次弥撒上再听到富贵少年的福音故事,令他醒悟到服务天主比赚取金钱重要。
德肋撒姆姆慈善王国对于收容救助的人,分文不取德肋撒姆姆本人既不为利,更不为名,1969年英国广播公司为她的组织以及她的救助工作拍摄了一部记录片,德肋撒姆姆的伟大事迹才为印度以外的人们知晓,从此名扬国际,
教宗来这里主持晚祷是为庆祝卡玛尔多利隐修院创建1千年,英国圣公会首席领袖,坎特伯里的总主教罗恩·威廉斯也专程前来罗马参加了晚祷。 当天晚祷的第一篇读经取自保禄宗徒致格林多信友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