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喜的是乌海事件发生后地上地下教会表现了空前的团结,地上教会领导人主动和地下教会联系,共同为死难的神父修女举祭,共同配合警方,处理善后事宜,体现了天主教会一家人的精神。
数百名神父、修会人士及教友向亡者致祭。神父在战区内一个农村担任主任司铎,他在人们逃难时才一同离开。一名年长送葬者表示:“这位勇敢的神父留在人们身边,直到战事的最后一天。”
而“敬拜合唱团”的青年,“当天的大会除感恩祭、节目与影片之外,会有两个时段的敬拜赞美,渴望透过歌唱,双倍的祈祷,同时也更容易让人接受,特别是幕道友、非教友,透过这样祈祷,让天主圣神能够在每一个人的心内工作
他们效法的榜样就是圣维亚内神父,司铎们从这位圣人身上可以学习对忏悔圣事中始终的忠贞不渝并使祈祷精神、神贫、与基督建立的个人密切关系和举行弥撒圣祭这些司铎的本质得以巩固。
同时,正因教会训导强烈地强调司铎独身生活与举行弥撒圣祭的关连,因此,对圣体奥迹有正确的认识很重要。
圣比约神父被安葬在圣堂下层的祭台后,在支撑献给他的大殿支柱内,这有很大的象征意义:圣比约神父,嵌入基督内,基督是盘石,在这盘石上建立整个教会。问:为什么将圣比约神父的遗体迁移至新的大殿?
中东主教特别会议于上主日10月10日以教宗本笃十六世在圣伯多禄大殿主持的弥撒圣祭揭开序幕,大会的主题是:共融与见证,将于本月24日闭幕。
坐在空荡荡的教堂,望着祭台上悬着基督苦像的十字架,脑子里一片空白。即便是身为儿子的他,也要在痛苦中学习顺从谦恭。(希5:8)脑海里突然浮现出这句圣经。感谢主,你又用自己的话安慰你的仆人。
9月18日,全体成员将在圣伯多禄陵墓前参与弥撒圣祭,籍研习班结业式。9月11日,新主教们将得到教宗本笃十六世的亲切接见;12日,将前往亚西西朝圣。
即将在祭台上被表扬的7位殉道者中,1位是教区司铎路易吉·安德里茨基,他是德国人,1943年2月3日在达豪集中营献身,死时只有2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