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因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主教们的出席而成为普世教会的光辉征兆,首次聚集了如此众多的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的大公会议神长。
观其内在的心灵旅程,实则更比外在的地理航程迢遥;身为一位西方传教士,沙勿略的使命激发他深入全亚洲,杂然多样的文化、语言、宗教与族群。
中东亚洲某些国家的女孩阉割,某些山区认为女人剪头发会死丈夫或遭厄运,女婴儿给父母带来厄运、媳妇是丧门星等等。
为了调动起教友们进堂的积极性,他首先以带领教友们学圣歌开始,很多爱好音乐的教友们借着学习圣歌对进教堂有了热情,对堂里的事情也有了积极主动的精神,打破了堂区以往的沉寂气氛,活跃了弥撒中的礼仪氛围。
今年暑期在主教座堂做弥撒,弥撒后有一位中年教友走上前来和我搭讪并有礼貌地向我询问了一个礼仪神学问题,他问道:参与不同神父主祭的弥撒时,发现在降福经文上显然有所不同,有些神父画十字圣号并降福众信友说:&lsquo
宗教活动丰富多彩,有礼仪组、分区查经班、圣城通讯编辑组、儿童要理班、歌咏团、新人接待组等,神父则担任神师的角色。当地的主教非常看重这个华人教会团体,并说这里是一个模范堂区。
而这些珍贵的信仰遗产不断地被历代教会的信友继承和发扬,也成为基督徒聚会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人推测若望默示录4:11及15:3的二十四长老歌及羔羊赞等的歌词,就是初期自由歌唱留下的圣曲文献。
出12:1-8,11-14;格前11:23-26;若13:1-15,34-35圣周四开启了逾越节三日庆典的隆重礼仪。
父母虽然是老教友,但在那个没有信仰氛围的年代,也只是自己做个祈祷,没有圣事礼仪的滋养,金仰科虽然从小领了洗,但从来没有进过教堂,很少听到过信仰的道理,信仰为他来说几乎是一片空白。
一个半小时后,收到李老师停止呼吸的消息,我和两位司铎弟兄立即赶到医院,与在场亲朋一起为这位九十高龄的前辈举行了追思礼仪。热心事主、乐于助人的李斌老师是信德和进德的最早义工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