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四旬期的误解四旬期过去称为“封斋期”,重点放在人克己苦身,守斋上。在许多地方,进入四旬期后,不能有娱乐活动,不能有婚嫁喜庆,整个四旬期就好像只是一个“苦”字。
这些果实常常表现为人的创造性,其中“以爱德行事的信德“(参迦5:6),有时以令人惊奇和喜乐的方式出现。
基督徒的天主是降生成人的天主子耶稣所启示的,不是人的推理和想象的塑造。基督徒的天主是超越的,但却与人有位际关系的神。
(咏126:5-6)描写播种,用上了含泪两个字,足见其播种的艰辛;含泪播种读来的确让人动容。
下文将谈三个问题:教人与化人,权益与义务,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三个问题正是重建社会信仰体系的关键所在。 我们先说说教人与化人。《素书》说得好,释己而教人者逆,正己而化人者顺。
新编《普世教会要理》中说:“天主很慈善,他为了把自己启示给人,采取了迁就于人的方式,用人类的语言向人说话。天主为了使人了解他,遂采用了相似人类的表达方式,把他的话传给人类。
天保佑,人长久,万千秋。海外遥遥祝福我神州。
神州芥子纳风云,荣主长成兼益人。信仰结根文结叶,花开二十九冬春!
如箴言篇说:智慧人的教训是生命的泉源(箴13:14);又说:哲人口中的言语有如深水,又如汹涌的溪流,生命的泉源。
透过洗礼,他召叫我们每一个人以具体的行动跟随祂、爱他在万有之上,并且在我们的兄弟姊妹身上服事祂。但遗憾的,这位富贵少年并没有接受耶稣的邀请,他面带愁容的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