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圣座将临期第三场默想:天主的伟大在于柔弱,向相遇开放
2024-12-23

到了那一天,“所的善或恶的多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透过这些行为,我们是否能彻底接纳及成为我们自己”。

圣经问答(肋二三-二四章)
2025-08-31

答:是逾越节后第一个安息日的次日,献上第一束收成的谷物,司祭要摇礼以示归于上主。问7:此节的灵修意义为何?答:象征感恩与承认一切恩惠来自上主,天主是百姓的供应者。

《罗马弥撒经书总论》 解读(第80-82号)
2025-09-29

但各人宜只向自己身旁的人,恭谨地(sobrie)平安礼。问答解读问:弥撒中的「平安礼」是什么意思?

特稿:蕴含在教宗近期回信及访谈中的福传和牧灵思想
2013-10-10

相反,是透过服务他人、赐予他人圆满的生命和自由而来的。这使他最终将重轭扛在自己肩上,经受别人的不理解、背叛、拒绝,直到被判死刑,甚至在十字架上忍受宗徒的逃离。然而耶稣仍忠信于天父,直至生命的结束。

追思分享:携手传递杨道公老师的大爱
2013-12-17

死亡虽然可怕,但作为基督徒,我们坚信:死亡只是生命的改变,不是结束,而是新生命的开始。

答客问
2004-10-25

爱你的父亲已布置了厚厚的软垫等待你的到来,你会平安地进入新的生命的。”(这象征着人在“边际境遇”时,我们的在天慈父正召唤他的子女进入他永生的怀抱)。

教宗方济各《爱的喜乐》劝谕:愿家庭得享慈悲与融和
2016-04-10

教宗指出,任何不稳定或不传递生命的结合,都无法为社会未来提供保障。同样的,女性遭受暴行、女性的身体被当作工具使用、租借子宫的恶行、以及诸如社会性别论等令人不安的意识形态都在摧毁家庭。

享受天主造化的地球美景
2016-06-12

与大自然相连能把我们引向与天主共融,能让我们每个人理解自己生命的召唤。但是,当代的世界却筑起了边界,把我们与大自然隔离开。我们怎样才能跨越这种边界,保持与天主造化的万有,息息相连呢?

西安教区党明彦主教在西安南堂建堂三百周年庆典上的讲话
2016-10-10

300年前时间的年轮又转到整整300年前,1716年又一批天主教方济各会传教士在天主爱的催迫下远渡重洋背井离乡,只为了基督的福音,把自己的尘世生命全部奉献在这片土地上。

慎终追远为救炼灵
2010-11-12

不论是东方或西方的先圣先贤,从他们的学说、立身处世的态度,及对后世不朽的影响来看,我们可以发现:死,非但不是生命的结束,反而是开启了生命的奥秘,带来永恒的盼望,它解释了生命的来源归宿,人生因而有了定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