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当时耶稣没有立刻回应她,门徒们要赶走她,她也没有改变自己对主耶稣基督的渴望。这是望德。何谓德,就是持续不变、历久弥新的好习惯。
天主教会的立场,得到澳洲圣公会悉尼主教及东正教会主教支持,并于同日在全悉尼教堂内公开宣读该份牧函,并在公开媒体上发表每个教会的申明。
18岁那年,德肋撒加人洛雷托修女会。1946年德肋撒乘火车前往印度东北部。沿途那些贫瘠的村庄,那些骨瘦如柴、衣衫褴褛的穷人使她震惊。她“仿佛听到了一个声音在对她呼喊:‘为穷人中最穷的人服务吧!’”
3、只有教堂是教会教友把教堂看作是教会存在的唯一,而离开了教堂便无所事事了,谈到像“家庭聚会”,“小组查经”之类的信仰生活,他们会很不习惯地说,那都是新教搞的事,我们才不会参加,我们要参加,就只有进堂“
耶稣也说过,‘人子来不是为废除法律,而是来成全。’天主为什么要给我们立这些诫命?这个问题很好,我回答说,接着反问道,你觉得天主为什么要给我们立这些诫命?
你难以想象在那样一个贫穷艰苦的山村里,小孩子们会拉提琴、会吹笛、吹号、会拉二胡、会跳腰鼓、会武术……看到他们精彩的表演,我自惭形秽,也更感慨于白神父的奉献精神。
教宗说:“可爱的司铎、会士、修女们,你们要作出重要的贡献:在遍布贪心、满是不知等待的自私自利、贪求消费主义的社会中,在个人主义崇拜的世界中,我们要尽力度无私心地爱他人的生活。”
就连在最富庶的世界里,也会发生有些「家庭迅速陷入贫困、却往往不为人知的社会悲剧」。那些新贫家庭的人们「不会大肆张扬,而是克服他们的羞耻感,在明爱会中心前大排长龙,领取一份生活必需品」。
我坐轮椅时,会觉得有些难为情。”在谈到关爱世上最贫穷者的课题时,教宗表示:“确实,我特别爱护被丢弃者,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弃他人于不顾。贫穷人是耶稣所钟爱的,但耶稣并没有赶走富人。”
这是一番安慰的话语,或许会造成些许困惑,尤其是对那些正在受苦的人。举例来说,当我们的身体,正在承受严重、令人衰弱的疾病,而且有可能付不出巨大医疗金额时,我们怎么可能坚强得起来呢?